许多,他虽然年轻,但是已有许多独到政见,在朝中慢慢收获了一些名气。如此又过了半年,女皇又召诸大臣于紫宸殿议事,这一次到场的除了太子具是军机重臣,显然是有大事发生。
“丞相,如今我们已经与渤海国贸易了两年,渤海国的大部分粮食都是从我国购买的,朕看时机已经成熟了。”女皇直接切入主题,她还穿着朝服,十分威严。
“正是如此,陛下说得不错,”文丞相点头应道,他正是文清和的父亲,他又补充道:“渤海国如今人人都知景人爱鲛纱,许多农民只事桑蚕,田地都荒废了。正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国力衰弱且不自知。”
“渤海国人善于经商,这两年鲛纱天价,已是囤积了巨额财富,若是明年向魏国买兵器马匹,也恐是一桩麻烦,此时正是出兵的好时机,臣附议”兵部尚书姓褚,名高格,也是女皇信重之人。
“李家皇室无能,那渤海国王年老糊涂,只爱金银财宝,哪里舍得去换兵马,如今朕就让那些俗物给他陪葬。”女皇笑了起来,声音中透着丝丝寒意,一时竟无人敢直视天颜。
这时户部侍郎出来说了句:“渤海国良田万顷,再荒废下去就成野地了,着实可惜,何况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我朝治下,这些百姓兴许还有个活路。”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景封疆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是女皇一条毒计,渤海国王年老昏聩,喜爱金银,所以女皇装作心爱鲛纱的模样,让景国掀起一阵风潮,那渤海国因此得利丰厚,许多农民地主不再耕作只事桑蚕,弄得国内民不聊生,只能进口景国粮食。短短两载,就给了景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想起初次见面的时候,女皇身上华美的鲛纱,少年不禁感受到一阵凉意,然后定了定神,向前一步跪了下去,朗声道:“儿臣愿为陛下分忧,将渤海国王项上人头孝敬母皇。”
女皇满意的瞧他一眼,说道:“难得吾儿有心,便和徐将军一起,将渤海国变成我国的渤海郡吧。”
徐将军名为永嘉,也是朝中大将,只是资历比左大将军低一些,正是三十来岁,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女皇用人眼光独到,这一回征战渤海国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汝大才 章节编号:648
景封疆此回自从出征也不是临时起意,他在朝中根基单薄,实在需要几件实实在在的功业来收拢人心,何况百里卿夜交于他的暗卫营十分好用,就连皇宫中也安插了人手,让他对朝中状况大概有数,至于各个党派也熟悉了一二。对女皇忠心一片的主要是些清寒子弟,剩下文丞相和左大将军这样的世族,说不定还更倾向于他这个太子,再有一部分支持别的宗室子弟,现在还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张顺,孤明日就要出征,今天便去看看梅奉仪。”景封疆对一旁的大太监张顺,他如今身边不缺服侍的人,张顺是大内总管王义的干儿子,按照宫里规矩,就被送到他这个太子身边,平日张顺去拜见王义,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随他去了。
曾经的小侍女小梅现在也是东宫中炙手可热的嫔妃,这皆是因为她已经怀胎六个月,说不定就是皇长孙的生母,连服侍的人都更尽心了一些。听闻太子要来,她扶着肚子走到殿门口,就看见太子仪仗远远过来。
此时春意正浓,桃李芬菲,宫墙边的粉树奇花朵朵,春风毵毵,无数花瓣在空中飘零,太子缓步前行,他已有十五岁了,身量拔高,更是芝兰玉树一般,身着牙白色游鳞戏鱼蜀锦春衫,腰系一条银丝编花腰带,头戴小金冠,身后仪仗精简却不失庄重,一片皇家气派,贵不可言,萧萧肃肃,面如冠玉,墨发朱唇,如同画中走出来的人物一般。
即使怀里眼前这个少年的孩子,小梅的心还是如同擂鼓般跳了起来,只听见少年清朗的声音传来:“你是双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