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军哭笑不得,不过看着林涵一脸认真的表情,只好摇头道:“跟这事没关系。”

“那因为什么?”不问清楚,她就不安心。

邓志军迟疑了下才道:“她有人了。”本来是不想说的,好聚好散,他常年不在家,对这种事在国外看得多了,合则在一起,过不到一块就分手,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可林涵较上真了,他要不说,怕是她把责任揽到自已身上,只好告诉她了。

林涵怔了怔,才叹了口气,“对不起!”

邓志军笑了,“没关系。谁离了谁地球照转,再说,我们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处对象就天天吵架,离了也好。”

“只是,便宜了王法利,我本来是想好好揍他们姐弟俩一顿的,这下算了!”他略微有些惆怅,不过只是一瞬就恢复如常,“我走了,有事打电话吧!”

林涵送走他,开始了每天到公司坐班的日子。

而姥爷这些日子天天是早饭后就出去,晚上临做晚饭时回来,谁也不知道他一天天的忙些什么?

直到有一天,几个工人搬来一台大大的烤箱,林涵才知道,老爷是去学做俄罗斯面包去了。

林涵喜欢吃俄罗斯面包,一咬很有面筋,但是不干、不硬,又不像国内的面包那么软,没有嚼劲。用姥爷的话说,跟棉花套子似的。

其实林涵倒觉得,现在的面包还好了,过些年这些所谓的西点店充斥了大街小巷,有的味道不错,可有的真是跟棉花套子似的,吃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姥爷让郑亚南请了个俄罗斯老太太回来,并且给他运回了几套国外的家用大烤箱,现在,他已经出徒了,所以让工人把烤箱运过来安装好。

另外一套,他早已经发到京都去了,准备在那边也安上一个,到时候林涵可以学着烤面包吃。

当天,吃着姥爷烤得热乎乎的面包,林涵满足的长舒了一口气,“姥爷,太好吃了。你也跟我去京都吧,到时候我就可以天天吃姥爷做的饭菜,烤的面包了。”

郑严听了手停了停,说实在的,老爷子对于这些孙子孙女,明显对林涵的感觉是不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林涵有空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林涵处处关心、体贴他,每天的灵泉水,每天必吃的空间里的水果等,让他已经习惯了和这个外孙女一起生活的日子。

不过,让他离开老家,长时间看不到这些子女孙子,他心里还舍不得。

此时郑淑丽家的小姑娘张超稚声稚气的道:“二姨,我也去京都,我也要吃太爷做的饭菜,烤的面包。”

张超今年六岁了,秋天该上一年级了,她管郑淑波叫大姨,管林涵叫二姨,叫林可小姨,她管郑严应该叫太姥爷,为了方便直接叫了太爷。

“那可不行,你太爷去了京都,小姨想吃面包怎么办?”林可最喜欢逗她玩了,看她鼓着小包子脸撅嘴的样就想笑。

“那小姨也去呗!”张超小挥一挥,画了个大大的圈,“咱们都去。”

“那让你太爷不去在家给咱们做面包不更好吗?我也不去,你也不用去。”林可接着道。

张超看看林涵,再看看林可,摇摇头,“二姨一个人在京都没人给她做饭,她好可怜的。”

这童言稚语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林福生俩口子倒没觉得林涵可怜,老苏家早就在那等着,恨不得林池现在就成了他们家的媳妇,哪还会让她饿着呀!

再说,第一个出去上学的人都是这样的,像他们这样在那可以买得起房子的可是少之又少,心疼孩子但不能惯孩子,这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

“哎呀,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林可突然拍了下手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