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问他原因,他说比起帝王,他跟愿意当刑部尚书,让天下的罪恶无处遁形。

胤礽在欣慰的同时又很遗憾,弘曜有此大志说明他未来会是一个明德善辩的人,更能当好一个明君。

康熙久居江南未曾回过京,但因为弘昊的出生他却回来了,从洗三待到了满月。

令康熙感到很惊喜的是,弘昊对胤礽这个皇阿玛都是淡淡的,对自己却很热情。

弘昊的脾气不像弘曜,更固执一点,除了阿宁和奶娘,谁抱都不行,连奶娘抱都不是很情愿,只是在怀里不动而已,根本不会跟奶娘有什么互动。

阿宁抱着的时候,他才会笑笑。但现在这个特殊的人又多了一个。

自从发现自己在弘昊的心里很特殊之后,康熙就爱抱着弘昊在胤礽面前晃悠。

胤礽咬牙切齿地看着明里暗里跟他炫耀的康熙,脑里想着反击的办法。

忽然胤礽嘴角勾起一抹笑,他突然想起来康熙抱着弘昊的时候,从来不会称自己只弘昊的皇玛法,说明心里是有些介意这个称呼的,于是他笑着牵住弘昊的手,说道:“看来弘昊很喜欢皇玛法啊。”

康熙动作一滞,随即气笑了,但胤礽这回却估计错了,他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但也不到介意的地步。

于是康熙顺着胤礽的话往下说:“那当然了,皇玛法比皇阿玛好多了是不是?”

这场争斗并没有胜者,两人都受到了会心一击,只能说是两败俱伤了。

因为弘昊,康熙没有选择回江南,而是回到了京城居住,只为了时时刻刻能关注弘昊。

永宁二十年,胤礽终于放心地退位给了十七岁的弘昊。

弘曜也成了自己想象的那种人,他制订了许多律法,从农业到商业再到朝堂,每一方面都有涉及,虽说不至于到事无巨细的地步,但这些律法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到了老百姓,让皇室的威望提高了不少。

事业有成的同时,弘曜的家庭也很美满。说来也是缘分,他的福晋叫年洛姝,是年世兰和年羹尧之女。

当初年遐龄求了胤礽,将年世兰撂了牌子,就是为了年羹尧。

年世兰并不是年遐龄的亲生女儿,而是他某次和同僚出去喝酒,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的弃婴。他本不想管,但或许是他和年世兰有父女缘,听见哭声的时候他竟然动了恻隐之心,舍不得走。

再三思索之下,他还是把孩子带回了年府,想着要是家里人同意就收养,不同意就当府里多个丫鬟好了。

万万没想到,他的父亲以及妻儿都很喜欢这个孩子,一家人一拍即合,收养了这个孩子,并取名年世兰。

年羹尧比年世兰大三岁,随着两人的年纪渐渐大了,年羹尧发现自己对年世兰不仅仅是兄妹之情,在确定妹妹不排斥之后,他在年遐龄的屋子外跪了一个下午。

年世兰不忍他一人受苦,就陪着他一起跪下了。

年遐龄心疼女儿,年世兰跪下没一刻钟,他就心软了。

随后年遐龄广而告之,将年羹尧逐出了年府,等选秀结束后,将年羹尧招为了上门女婿。

成婚后一年半,两人就诞下了年洛姝。

年洛姝和弘曜相识于西北,年羹尧奉命镇守西北,拖家带口地去了西北。而弘曜那段时间刚好在西北调查民情,两人初见就生了好感,继续相处后互生情愫。

弘曜发现自己对年洛姝生了情感之后,留了一封信给年洛姝,快马加鞭地赶回了京城,找阿宁定下了婚事,于永宁十六年成婚。

弘昊成婚则晚了一些,登基后一年才成婚,而且继承了他阿玛额娘的优良传统,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后宫仅皇后一人。

康熙的身体从两年前就不太好了,是在征战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