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卿的“关注”在这些目光之间显得也并不稀奇。
苏云卿的内核有很牢固的真诚与善意。
他不会因为对“寒霜”感兴趣,就把别的Sub都当成替代品、当成得过且过的消遣。这对前面的人都太不公平。
他这样的人,会尽己所能地认真对待每一段感情,对每一个交付真心给他的人都回以诚挚。
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就有诸多磨砺与艰涩,即便真心相待的人也总有无法携手走到最后的时刻。
所以眼前这个与之匹配的人,才显得弥足珍贵。
我不想写一个大渣Dom为了“白月光”从良。
我想写一个本就诚挚善良的人,在千帆过尽之后,终于遇到了能与之相伴终身的爱侣。
碎碎念。
这两章卡了我很久很久。
大改过3版,仍然不满意,总觉得他们还有话没说完、还有想做的没有完成,只能任由稿件搁置。
直到又一次推翻了重写时,忽然有一种感觉:这段关系“好安全”,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出个头”来。
许扶桑的成长经历是很早就定下的,他的固有缺陷是人设所天然带有的。只是,本来我以为他的“暗示”会来得更晚一些、藏得更深一些。
但是写完那些触摸与拥抱、接纳与理解之后,就像是桑桑隔着次元壁忽然对我说:“哎,我想要再多相信他一点。”
所以有了这样隐晦的戒尺的暗示,有了那些弯弯绕绕避左右而言他的试探。
甚至直到情节写到递出戒尺时,我都还不相信苏云卿有能力“摸清”这种晦涩不明的暗示。
但是当我写到他摸到戒尺,看到戒尺上刻的字时,他仿佛马上“有所察觉”。
那一瞬间我觉得,他比我更了解许扶桑。
我很难去描述这种感受给我带来的冲击,我只能说,从这个节点开始,后续的故事线展开变得异常顺畅。
言语的拉扯、试探,一方回避、一方深入。
再到主导权归于苏苏,强制展开的剖白。
对于平等的追求和内心隐含的对于约束的渴望。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惩戒师,甚至作为一个年长者,在面对这种训诫需求时的回避和失语。
自我接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作为需求接收方的苏云卿,他太让人安定的一点在于:他什么都见过、他甚至包容过更“小众”的需求。
这个节点最让我感动的是,许扶桑对此感到羞耻、甚至连我这个执笔人都在纠结和犹疑的时刻,苏云卿已经开始在想,许扶桑的需求要如何满足了。
他们不是我的提线木偶,他们是鲜活的个体。
看着苏云卿一步步阐述关系、划出边界、道明规矩。
我敲键盘的手仿佛不属于我。
在我还没想清楚,训诫关系里,一方权力扩张导致的“不平等”,要如何与生活里的“平等”加以平衡的时候,苏云卿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尊重:
“作为成年人,在法律框架内,你应当被容许拥有完整的自由。”
“所以只要你自己觉得没问题,你可以选择不认错,这是你的权力。”
苏云卿好像比我更清楚,许扶桑想要的是规矩背后隐含的保护和牵绊,是惩罚里透露的关切与在意。
许扶桑不是需要有个人来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而是需要有个人能够以这些他所渴求的方式,表达一些具象的“关注”与“重视”,让他感受到“强联结”。
所以不是“强权压下”的倾轧式的“约束”与“惩罚”。
而是“你赋予我一分、我便抓牢一分的”权利让渡。
作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