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如今这里普遍种粮食稻谷只种一季,中凉州区域气温其实不算寒冷,种两季水稻也是绰绰有余。

为此庄婉组建了一个司农所,由谢颜总体管理,这几日,谢颜正派所里的人到各个村子去宣传两季稻和稻花养鱼的种植理念。

等种上两季水稻,在稻田里养鱼,不出两三年,芙蓉县各个村子的必定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到时候就不会有人连饭都吃不上。

对于闲散的百姓,将其集中起来,有偿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机动车,但马路也要搞起来,将来粮食丰收,稻田里的鱼吃不完做成鱼干,总是要卖出县外去。

大力发展商业,再对大型商号征税,至于农民手里土地的税,适当降低,以商业税代替农业税。

这一系列新措施,庄婉都是从谢颜那里得到启发,并上书请示皇帝。

女皇下令将芙蓉县打造成为“全国先锋示范县”,让庄婉将这些政策在本县执行,再由女皇特派员对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对于卓有成效的办法则进行全国推广。

于是两人也变得格外忙碌起来。

别的民生事务倒也还好,但是让庄婉有些力不从心的是,衙门的刑事犯罪案件也要由她这个做县令的来审。

谢颜知道后道:“专业人做专业事,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也没有几个人是全能的,就算你思维再缜密,分心到办案那里,也容易出现纰漏。”

于是庄婉又成立一个负责刑事办案的部门叫司法所的,专门负责治安和审案办案。

就这样,她终于有精力脱离出来,配合谢颜一起搞民生挣大钱。

一旦水稻种植方式跟上,百姓粮食丰收,就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要吃肉,要穿得好看。

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后,谢颜将现代的“一村一品”政策引入,芙蓉县一共十个镇子近一百个村子,以每年两季的稻花养鱼为基础,每个镇子主要发展一种产品。

山地多的乡镇则种植桑树和棉花,以制衣为主。

景色优美有岩溶洞,有地下河的则进行开发,营造文化气息,把先前写的话本打造成剧本,搭戏台进行演绎,打造旅游景区,带动当地村子经济的发展。

发展养殖经济,养猪养牛养羊,先是从量上进行堆积,将猪牛羊的价格打下来,使老百姓都能吃上肉,每家每户地里都有牛耕。

至于农产品方面,大力发展干燥技术,包括果脯和风干猪肉羊肉。

因为古代存储和运输都不方便,想要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去,就得这么做。

包括干龙眼干芒果、干鱼片以及腊肉等。

做好这些规划,接下来就是干。

在还没成立司法所之前,庄婉没想到会见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那人正是断了腿的方文博,跟着一起来还有背着个孩子的曹小桃。

方文博是来求县令大人追查当年潜家中抢银子打断他腿的人。

先前王仁寿还在的时候他也来了几次,但每次都被草草打发走了,方文博如今已经成了个废人,整个直接摆烂。

但自从曹小桃听说来了新县令,不管三七二十一,求村里的车夫给把人给拉到衙门。

高堂上的庄婉看着底下胡子拉碴趴在地上的男人,要不是一旁跪了个曹小桃,她几乎认不出是方文博。

见到对方如此模样,再想到当年方文博连同何有良二人,三番五次想对谢颜不轨,而一旁的曹小桃更是各种欺负谢家姐弟二人,庄婉心中并没有多大的同情。

但她毕竟是一县的父母官,自不能表现出任何不合时宜的情绪。

响木一拍,沉声问道:“堂下所跪何人,有何诉求,详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