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赵豹神色疲惫,正站在竹林前发呆,见着林评,遗憾的直叹气:

“短短月余功夫,谁曾想到会是天人永隔?”

林评也很遗憾, 背着手站在赵豹边上:

“马服君这一走,赵家下一辈中无人有马服君之才干, 朝堂局势怕是会有变化, 其家眷往后日子不会如之前一般好过, 正是该收敛锋芒,低调度日才是。可我一路走来, 外面人头攒动,当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整个赵家瞬间失去主心骨, 辉煌难续。在赵国这种尤其讲究出身的地方,赵括想重现马服君昔日荣光, 难!对时人而言,《礼记·曲礼》中有记载,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从中透出满满的等级制度,仔细琢磨的话,士人去世曰不禄,便是无法继续领取朝廷俸禄的意思。如此等级分明之下,马服君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赵家想再出一位能与之比肩,撑起赵家门楣的,约莫是不可能了。

但赵家好似还没意识到其中风险,沉浸在外头那些挤破头想和他们搭上关系之人带来的虚幻中不可自拔。

对这点赵豹心知肚明,皱起眉头,低声与林评耳语:

“子孙能力如何马服君是心里明白的,他留下遗言要葬入封地,且入殓后叫即刻启程,不得在邯郸城延误,要去封地停灵,命其子孙在封地守孝三年,无故不得出。”

林评算算日子就明白了马服君的用意:

“《周礼》有规定,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三日而殡,三月或逾月而葬。”

也就是说天子七日入殓,停灵七月再葬。诸侯五日入殓,停灵五月再葬。大夫三日入殓,停灵三月或一个月再葬。马服君属于大夫阶级,应该在家中三日内入殓,停灵一到三月,然后实行葬礼,即便要葬入封地,时间也很宽裕。

“马服那地方我知晓,距离邯郸城三十里,扶棺前往的话,三日足矣,路上不必太赶,如此要求,只能是希望子孙能用最快的速度离开邯郸城。”

赵豹也是这般认为,他在这方面消息比林评灵通,望着眼前沙沙作响的竹林叹气:

“正是如此,马服君还交代子孙,入殓后朝中同僚前来吊唁者,不收礼金,细心招待即可。”

林评眉头微动,明白了马服君的良苦用心,这是知道没了他赵家便要逐渐没落,便从他的葬礼开始让子孙低调。

那如何才能低调呢?子孙立刻离开邯郸城,在他的封地守孝三年,不收礼金,不宴饮,不嫁娶,不和朝中大臣往来,就是彻底的低调。

可惜啦:“那如今府中是谁主事?”

“赵括”。

“难怪。”林评道。

他一路行来,上门吊唁者多乃有身份之人,毕竟《周礼》规定,“天子葬,同轨毕至;诸侯葬,明盟至;大夫、士葬,同位至;庶人葬,族党相会”。

也就是说,能来马服君丧礼的,都是与他同朝为官之人,带来的奠仪不可能简薄,就连他带来的东西用金钱衡量的话,也价值五十金!

可赵府负责此事之人并未有推拒之举,全都叫人收下,堂而皇之记在了礼簿上。

是赵括能干出来的事。趁着马服君夫人病了,无人约束,彻底放飞自我。

赵豹对赵括的行为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对林评发两句牢骚:

“听闻马服君曾叮嘱其夫人,他的随葬品一切从简,可惜他夫人如今病着,将事情交给儿子处理。无人敢将赵括的行事告知于她,怕她气急之下病情加重。”

随葬品从简对林评而言不算甚么,毕竟他家中长辈和兄弟姊妹中,有开战斗机战死于蓝天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