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2)

儿,赵惠文王哪能甘心?手底下的朝臣哪能同意?

因此引发赵国内乱,最终结果是赵武灵王长子赵章被杀,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行宫三个月,活活饿死。

不可否认,赵武灵王的一系列操作中,其长子赵章没少暗中使力。但能看着人活活饿死给他禅位,待他不薄的亲爹,赵惠文王确实是个狠人。

可是饿死了父亲,他也没能一手掌控朝政,很长一段时间内,朝政完全由相国李兑以及公子成掌控。

但是,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又提拔任用了蔺相如,廉颇,李牧等人。

所以林评说他是个狠人,也是个怯懦之人,但又有明君的潜质。毕竟做君王,又不是做道德模范,道德模范也做不好君王。

那林评为什么说如今的赵王不类先王呢?

因为如今的这位赵王,也就是实力上的赵孝成王,是由于他年少时国内瘟疫横行,才被他爹赵惠文王封为太子。他爹死后,他还年少,朝政由赵威后一手把持。

林评曾经听人讲过,触龙有一回劝说威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见那位老太后是个能听进去劝谏之人,把持朝政并非全然坏事。

等这位太后病逝,如今的赵王磕磕绊绊掌权,朝中文有蔺相如等老臣,文有廉颇,李牧,赵奢等大将,基本没让他操过心。

因而如今这位赵王,堪称一辈子过的顺风顺水,没遇到半点困难,心性可想而知。

林评如此说,廉颇和赵奢对他的心思便有几分明悟。

廉颇想的是,此子看人精准,人虽在野,却对朝局洞若观火,是个人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日后多与此子往来,定能将其留在朝中效力,此事得我去办。

而赵奢想的是,此子心性坚韧,武艺高强,又游历诸国见多识广,若他日成长起来,不为赵国所用,实在可惜。若想叫其留在朝中,我来想个法子。

第22章 不会讲故事的廉颇

赵奢想向林评释放善意, 因而有些事并不避讳他,与廉颇谈话间,说起蔺相如的病情, 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