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1 / 2)

贺清宵顿了一下。

“贺大人?”辛柚疑惑。

贺清宵又喝了一口茶,喝得有些急,不由咳嗽起来。

辛柚默默递过去一方手帕。

贺清宵犹豫了一下,迎着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鬼使神差把手帕接了过来。

“抱歉。”他擦拭了一下唇角,不好把弄脏的手帕还回去,只好面不改色收入袖中。

辛柚的注意力全放在“冬生”的身份上:“贺大人,那两个我见过的人是谁?”

“一位是何御史。”

“何御史?”辛柚错愕。

何御史以刚直出名,一趟定北之行虽与贺清宵相处多日,却一直保持着距离。

贺清宵提到何御史,神情有几分异样:“最近何御史常去青松书局。”

“何御史去书局做什么?”

“看书”贺清宵想到手下的汇报,神色更复杂了,“何御史下衙后会去青松书局看一会儿游记。”

辛柚听后,深深看贺清宵一眼,认真问:“贺大人,你觉得何御史是何意?”

贺清宵:“……”他就知道会这样。

他经常去青松书局看游记,是喜欢这类书籍,每一本都买回去荷包受不住,而何御史哦,何御史也很穷。

反应过来后,贺清宵默了默,坚定认为何御史与他不一样:“何御史以前似乎没有看游记的爱好,突然转变定然有原因,再留意一下或许就清楚了。”

辛柚点点头:“等会儿我换回寇姑娘的身份去一趟青松书局,问问胡掌柜他们。那另一个人是谁?”

“另一位是辛待诏的同僚,画待诏。”

画待诏?

从看到的奇怪画面推测出画待诏易了容,辛柚本就对此人上了心,如今一听,心头狠狠一动。

第265章 回书局

“画待诏是什么样的人?”辛柚问。

锦麟卫虽说监督百官,在这建国初期还不到无孔不入的程度,尤其画待诏这种恩赐的芝麻小官,根本无人留意。还是着手调查名叫“冬生”的人后,这才进入锦麟卫视线。

短短几日的调查,贺清宵掌握的消息也不多:“画待诏名叫华安福,今年三十六岁,曾有一妻一妾,一儿一女。妻子十年前病故,小妾五年前带着女儿跑了,如今只剩一子相依为命。”

“小妾带着女儿跑了?”

贺清宵点头:“华安福虽入翰林院为待诏,却几乎没有面圣的机会,仅靠微薄俸禄养家糊口,供子读书。小妾不堪忍受常年贫苦,带着女儿走了。”

辛柚忍不住感慨:“不少官吏似乎都很清贫。”

贺清宵顿了顿,道:“差别很大。那些家有大量良田的官员日子十分优渥,而寻常出身仅靠薪俸养家的就比较清苦了,甚至有靠借贷周转的……”

贺清宵提到的官员贫富差别,令辛柚若有所思。

关于这方面,娘亲也曾提过,尤其是见到一些因变故而失去田地的农户时。

“画待诏还有别的亲人吗?”

“没有了。画待诏富户出身,自幼学画,展现出惊人天赋,家里请了名师教导。十几岁时家道中落,亲人陆续病故……”贺清宵说着了解的情况,“他不是京城人,这些也都是打听而来,是否有出入还待验证。”

“第三个叫冬生的人是谁?”

“是户部一位郎中,名叫赵庆云。还记得雅欣书局吗?”

“自然记得。”辛柚想到了什么,“难不成这位赵郎中就是雅欣书局东家的岳丈?”

雅欣书局一直与青松书局针锋相对,便是因为其东家的私人恩怨,书局被查封后那位吴东家就销声匿迹了。

辛柚记得贺清宵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