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杜云修端着针柄,眯眼冥思了一下,然后运指力于针尖,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将毫针刺入主穴中脘、章门、脾俞,以及配穴:三阴交、梁丘……一连飞快的扎了十几针,没有丝毫的滞针和弯针的现象!

杜云修指实腕虚,气随人意,取穴更是以“大、小、缓、急、奇、偶、复”为原则。

如果内行人来看的话,绝对会惊讶他持针的手法,“手如握虎,伏如横弓”,极端的标准而自然。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时之间都看呆了!

甚至有那么一刹那都在怀疑这个演员其实就是中医吧!不然怎么可能又快又流畅,气至即达,简直是出神入化!

影片里,按照中年男人的描述,对方是肠胃有问题,也就是现在的胃溃疡。

杜云修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扎了很多针,实际上却不会对演对手戏的演员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他要制造的只是一大排闪着银光的毫针,插在对方身上的效果一种殷观棋术业有专攻,已经今非昔比的效果!

除了台词外,有什么比实际行动更有说服力的呢?

不过这还没结束!

针灸分为,针刺和灸法。

杜云修又拿出以艾叶为绒的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一寸到一寸半之间,这样的距离是正好可以防止烫伤。

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之雅。

即使有些剧组工作人员不知道这部戏的全部内容,不知道杜云修现在饰演的这个角色医术小有所成,也清楚的明白这个角色肯定医术不凡!心中更暗暗惊叹,原来这就是中医,这就是针灸,这就是国粹古老而神秘的魅力任何时候都可以让人叹为观止!

这场戏下来。

杜云修表现得低调寡言,台词并不多。但何导已经明白,这个演员已经顺利进入殷观棋青年时的心理状态,非常分明的的将少年时和现在的形象区分开了。

因为云修的眼神从头到尾是沉的,稳的。

是在那种灾难和挫折中磨砺过后的沉着冷静。不再是上一场戏份重,那个张扬顽皮,眼睛明亮的少爷模样,因为被爷爷宠溺着,不知疾苦,所以天不怕地不怕。

**** *** ***

这组戏拍得还算比较顺畅的,很快就过了。

剧组再次抓紧时间改换布景,移动灯箱和机械设备,准备拍下一场戏。

杜云修坐在另外一边,造型师在给他重新设计造型。

下一场的跨度更大,从是二十多岁直接跨到五十多岁!一下子过了整整二十多年,这中间有殷观棋名气渐渐出来,街坊邻里赞不绝口,提起他就提到“神医”两个字,也有人送“妙手仁心”“回春妙手”“悬壶济世”的横匾。

但是最终却在西医引进后,被打上没有科学根据,迷信的烙印!

一度只能被称为“中草药贩卖者”,连“中医”、“医者”都没有资格叫。

“云修,你是不是学过中医?看你刚才的架势,很厉害啊。”这次的造型师是圈内有名的BoBo,经验老道,才华更是不一般。大家都尊称一声“BoBo姐”。导演能请到她来做造型,也很满意,人物造型绝对有保证。

“只不过皮毛而已,多亏了何导把我送到一个名医那里培训。”

“难怪的。何导是个对细节很讲究的人,我以前跟他合作过几回,就算有些东西很难,他还是希望演员能更真实的表演出来。”BoBo笑了笑,也就不再惊讶云修刚才的表现,看来只是随便演演而已吧。

杜云修明白BoBo姐是在解释何导的严厉。

其实这一点,从进入剧组第一天何导就丢给他一摞中医书时,杜云修就看出了,对方是个端正严谨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