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全福夫人熟练地将丝线绞成三股,在阿姐脸上轻轻滚动。

这便是开脸。

开脸过后,便是上妆。

嬷嬷们一层层地为姜盈敷粉描眉,点染朱唇。

“大小姐真是好福气,”正在梳头的李嬷嬷感叹道,“晋王殿下是圣上的亲弟弟,生得一表人才,府中又无妾室,大小姐嫁过去便是享福呢!”

姜盈脸上升起一抹红晕,“嬷嬷别说了,本来就紧张。”

妆成之时,天色已经大亮。

姜盈身着大红嫁衣,金线绣制的鸾凤在裙摆间展翅欲飞,每一片羽毛都缀着细小的珍珠。

她本就生得肌肤胜雪,此刻在朱红嫁衣的映衬下,更显得肤若凝脂,白里透红。

柳叶眉被螺子黛描画得修长而温婉,眼尾用金粉勾勒出微微上扬的弧度,衬得那双眼眸愈发水润明亮。

姜窈一时看得呆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惊为天人。

她脑中猛地浮现出来这个词。

“怎么,不认识阿姐了?”姜盈笑着打趣。

姜窈回过神来,眼眶却有些发热,“阿姐真美,真是便宜他了。”

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沈氏缓步而入,身后跟着捧着锦盒的嬷嬷。

“母亲。”两人齐齐叫道。

“都起来吧。”沈氏声音轻柔,却在看到盛装的女儿时明显一滞。

她上前握住女儿的手,细细端详着她妆容精致的脸庞,仿佛要永远记住这一刻。

“来,母亲给你梳头。”

沈氏拉着姜盈在梳妆台前坐下,接过嬷嬷递来的锦盒。

里面躺着一把通体莹白的玉梳,梳背上雕刻着并蒂莲纹样。

“这还是我当年嫁给你父亲时用的。”

沈氏的手轻柔地穿过姜盈如瀑的青丝,玉梳从发顶缓缓梳至发尾。

“一梳梳到尾,”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屋内一时只剩下玉梳与发丝摩擦的细微声响。

“二梳梳到尾,”沈氏又梳了一下,“比翼连理,永结同心。”

铜镜里映出母女二人的身影。

姜盈看见铜镜中母亲轻颤的唇角,一滴泪悬在下颌,将落未落。

当第三梳落下时,沈氏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梳子。

“三梳......”她突然哽住,喉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呜咽,一滴泪落在姜盈的发间。

“三梳梳到尾,”沈氏深吸一口气,声音破碎得不成调子,“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最后一个字还未说完,姜盈已经转身扑进母亲怀里。

“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沈氏用帕子轻轻拭去女儿脸上的泪痕,“别把妆哭花了。”

她的手在姜盈背上轻轻拍打。

姜窈瞧见这一幕,悄悄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让她们母女二人好好待一会吧。

“来了来了,晋王殿下的迎亲队伍到了!”秋梓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

姜窈站在柱子旁,往外面瞧去。

府门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而远处,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缓缓而来。

打头的是十六名鼓乐手,吹奏着喜庆的乐曲。

紧随其后的是举着“晋”字大旗的仪仗队,再往后是八名骑着高头大马的侍卫。

队伍中央是一顶八人抬的大红花轿,轿帘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

漫天红纸屑纷纷扬扬落下,如同下了一场喜庆的红雪。

而萧无衡就骑在最前方那匹骏马上,他身着喜袍,头戴金冠,脸上的笑怎么也遮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