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渐渐停了,山间弥漫着湿润的寒意。

清早,姜窈在房中用完早膳,裹紧斗篷出了寺门。

马夫早早等在了马车旁,见姜窈过来,连忙把脚凳搬下来,“姜姑娘请。”

姜窈四下打量一圈,没瞧见谢余年的身影。

她看了一眼春兰。

春兰会意,上前问了马夫两句。

马夫低着头回道,“公子吩咐,让姑娘先下山,等过了午后,他自行骑马下山。”

姜窈了然。

两人在山上待了一夜,若再一起回去,难免惹人闲话。

在这方面,谢余年好像一向周到。

姜窈收回视线,指尖轻轻拢了拢斗篷边缘,低声道:“走吧。”

春兰扶着她上了马车,车帘落下,提前点好的暖炉隔绝了外头的寒气。

姜窈靠在软垫上,指尖无意识地搭在暖炉上,思绪飘远。

谢余年下一步,怕是要对摄政王动手了。

朝堂局势诡谲,摄政王权势滔天,就算他早有计划,但真要撕破脸,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他这一忙,怕是更难见上一面了......

正出神间,姜窈心头忽地一跳,似有所感。

她下意识倾身,掀开车帘往后望去

山道蜿蜒,雪色苍茫。

远处寺门前,一道颀长的身影静立阶上,玄色大氅被风掀起一角,宛如停驻的鹤。

不知道他在这站了多久。

两人视线遥遥相撞。

见她看过来,谢余年没有动,眉梢一动,扬起一抹笑。

姜窈指尖一颤,车帘从掌心滑落,倏地隔断了视线。

她怔然坐着,心口却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酸涩又温软。

......

随着阿姐的婚期渐近,姜府早早挂上了红绸,连廊下的灯笼都换成了喜庆的红色。

姜窈穿过回廊,看着满府的红,心里莫名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

“三、二姑娘,大姑娘正在里面等着您呢。”姜盈的贴身丫鬟冬灵在门口迎着她。

姜府分家后,姜窈的齿序变成了行二。

只是府里叫惯了三姑娘,一时还有些改不过来。

姜窈点点头,提着裙摆跨过门槛。

屋内,姜盈正端坐在梳妆台前,沈氏身边的嬷嬷正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本册子,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

“新娘子进门要先跨火盆,寓意红红火火,然后要......”嬷嬷的声音在看到姜窈时戛然而止,“哎呦,二姑娘也来了。”

“阿姐。”姜窈唤了一声,走到姜盈身旁坐下。

姜盈转过头,“窈儿来了?”

她伸手轻轻拂去姜窈肩上的碎雪,“怎么跑得这么急?”

姜窈撇撇嘴,“还不是舍不得阿姐。”

“我已经同殿下说了,到时候在后院给你单独留一个院子。”姜盈眼中闪过笑意,“到时候将图纸给你,随你怎么布置。”

“那好吧。”

姜窈“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嬷嬷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大小姐,老奴接着说,拜堂时要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

“等到了入洞房,”嬷嬷一顿,偷眼瞧了瞧坐在一旁支着下巴的姜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二姑娘年方十六,这些闺房之事还是知道得越晚越好。

姜窈却眨着一双杏眼,满脸好奇,“然后呢?”

嬷嬷老脸一红,“这、这个......”

姜盈见状,白玉般的耳垂染上薄红,轻咳一声道,“嬷嬷,您先去瞧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