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窈不禁叹道,果然无论古今,文人骨子里都爱救风尘。

两人在清石县琴瑟和鸣了一段时日,直到姜老爷子致仕,姜明籍被重新调回京城。

当时秋烟已有七个月身孕,本想着胎儿稳固,一路上又坐着马车,不会有事。

谁料路遇大雨,奔波之下,胎儿早产,秋烟生下她没多久之后就咽了气,成了早死的白月光朱砂痣。

姜明籍抱着早产出生的女儿回了京城,取名姜窈。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也不知道前几日原主说了什么,能叫姜明籍这么生气。

听春兰说,原主前几日跟姜明籍吵得十分激烈,气的他第二日就借着公务搬去户部住了。

怎么原主欠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要她来收尾。

书房里。

姜明籍端坐在一张雕花梨木椅上。

他面容刚毅,眼角的细纹透露出他经历的风霜,还未四十,一头乌发中就夹杂了几缕银丝。

姜明籍如今担任户部尚书,平日里无论有多少人在他面前献媚都无动于衷,如今却盯着门口的方向出神。

“怎么还没来?可是又置气了?”姜明籍开口问道。

站在门口的青山也是不断的望向长廊,生怕错过姜窈的身影。

“老爷放心,大姑娘不都说了,三姑娘今日还去静雅堂用膳了呢!”

姜明籍回来时正好碰见了陪着沈氏说话的姜盈。

姜盈想起姜窈说的那件事,委婉的朝姜明籍提了一嘴。

听的姜明籍心中是百感交集,这小女儿也长大了,如今心中竟也有了心上人。

若在半个月之前,有人告诉他,姜窈那丫头跟谢家公子两情相悦,他自然满心欢喜。

谁不知道,京城谢家深得圣上信重?

还有谢余年,小时候跟着父亲在军营里长大,那可是上过战场打过真仗的。

回了京城以后,谁见了也是要唤上一声少将军的。

不到弱冠的年纪,就有如此成就。

更何况承伯侯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等及冠后请封世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谁知这一次野猎,竟从马上摔了下来。

至今昏迷不醒。

窈儿怎么就跟他扯上关系了......

“老爷老爷,三姑娘来了!”

姜明籍这才回过神,透过窗户往外看去,下意识攥紧的拳头,显现出几分紧张。

月光如水,洒在青石小道上。

姜窈身穿一袭绣有金丝的月白色流云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如同水面上的波纹,泛起层层涟漪。

裙上绣着的兰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生动,仿佛随时会随风飘动。

发髻高挽,用一支玉簪固定,簪上镶嵌着一颗珍珠,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有几缕青丝垂落在肩头,更添几分柔美。

恍惚间,姜明籍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山间采药的少女。

他还记得那一天,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雨雾,使得视线都变得朦胧起来。

那时他刚到清石县,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这样的天气独自一人就敢进深山。

结果在山路上不慎踩中了猎户们为了捕捉野兽而设下的捕兽夹。

若不是秋烟上山采药时发现了他,只怕他整条腿都保不住了。

说实话,姜窈的五官长的与秋烟并不像,只是这双眼睛......

像极了她母亲。

“父亲?”姜窈伸手,在姜明籍面前晃了晃。

“哎,哎!快坐过来,”姜明籍思绪转回,眉眼间尽是慈爱,“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