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已经存在大棚的雏形。此时已经一些富裕的家庭会在院中设有暖室,并在里面种植黄瓜、丝瓜、水萝卜或青菜一类的蔬菜,以保证冬季也能有新鲜蔬菜供应。

“这些暖室可以视为大棚的早期形式,它们利用煤炭等燃料保持室内温度,使得原本只能在

夏季生长的蔬菜也能在冬季种植。”

如果她能想办法改进现在的暖房,将后世的大棚引入,是否能够为农民们在冬天也增加一笔收入

随机璟瑄回复了那几个质疑【葡萄】的人:“资料已经收到啦,很有用。”

她一向务实,并不想要农民们现下便能够吃得上“大棚蔬菜”,她深知推广之初,最先享用的肯定是皇室,接着便是八旗勋贵与朝中大臣,最后是那些商贾豪绅……

农民们能依靠这个“大棚蔬菜”,得到一些经济收入,已经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而这背后的巨额利益,难保不被有心人盯上,甚至她的皇伯伯、皇叔叔都会觊觎。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必须为自己找一个靠山了。眼下的阿玛正在安徽,又仅仅是贝勒爵位,她不能为阿玛惹祸上身。

至于她的皇玛法,康熙,倘若太子想要,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让他坚定维护,相反可能是给点金银财宝,甚至是封她个县主,将庄子和具体的要过去。更害怕康熙,自己就看上了“大棚蔬菜”,那她就只能吃哑巴亏了。

她把主意打在了皇太后身上本朝以孝治天下。康熙平素最是孝顺嫡母,不管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还是真的与这个慈爱的蒙古老太太有了几分感情。

至少,她若是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不光能多一个靠山,也能多个孝顺的名头百善孝为先,她,爱新觉罗璟瑄,就是大清最孝顺的皇曾孙女!

只是,皇太后虽然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平素不过多干涉后宫事务,可见不是个头脑简单的。说她大智如愚也好,或者是扮猪吃老虎也罢,纵然之前璟瑄经常去皇太后处请安、耍宝,可要是真的想得到老太太做后盾,怕是并不简单

能与康熙母慈子孝这么多年,老太太必有过人之处。君不见孝庄皇后生前也因干涉政事,与一手扶上皇位的孙子康熙,颇有龃龉?

后宫高位嫔妃,除却早些年病逝的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并无一人出身蒙古。自康熙完全掌握朝堂起,蒙古联姻的,都是王公大臣,而不是再入宫为妃、为后了。

这些年,定三番,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经常举行的塞外围猎,无一不是展示着“大清神威”,敲打蒙古……

连年饥荒,蒙古也并不容易,缺少粮食都是其次,他们本就以游牧为生,矿藏丰富,可以用牛羊与黄金向清廷换取大量的粮食。

关键是,近年来水草丰美之处日渐稀少,部落们迁移了一个又一个的地方,却只有无尽的荒芜

由于过度放牧和干旱带来的土壤盐碱化太严重了!璟瑄又继续在文件夹里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盐碱化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