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2)

自己。夸赞阿玛是其次,怕是更想借着这个典故,敲打自己,真是好一个“孝顺有加”。

看着盘子底下几个青色的橘子,璟瑄思索片刻,漫不经心地说:“皇玛法,这青色的橘子,如今尚未成熟,吃起来怕是酸涩。”

“哦?”康熙有些好奇,思忖片刻,便说,“‘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便是未成熟,用来熏屋子,倒也不错。”

璟瑄低眉,看向桌子上的几颗青橘。这“橘柚垂芳”,除了形容文采之外,还可以形容人的才华、品质出众。只是不知,康熙所说得是这蒙古小王爷阿斯兰,还是自己这个福安公主。

“皇玛法所言是极,”璟瑄拿起一个橘子嗅了嗅,十分赞同地说,“这橘子确实清新芬芳。”

“只是,除却这‘橘柚垂芳’,孙女还听过一些关于橘子的典故。”

“哦?”康熙知道璟瑄意有所指,也顾不得继续吃,便将橘子丢在盘子里,擦了擦手,“说来听听。”

“一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璟瑄剥开一个橘子,“二则,东坡曾说,吴姬三日手犹香,此橘清香自然,若是将它强行剥开,反倒是不美。”

康熙似乎有些惊讶,他看向这个还未完全长开的少女,她的面容像极了自己的四儿子,尤其是那一双丹凤眼,颇有几分不怒自威。

只是,少女的眼神太清澈,脸色又毫不掩饰的苍白,以至于康熙顿生羞愧之感:到底眼前之人,不顾一切救了他。他嘴唇有些干涩,端起茶来,却又觉得有些烫嘴:“梁九功,换盏茶来。”

梁九功伺候康熙这么多年,自然是秒懂,这是要他也下去的意思。

康熙被璟瑄绕烦了,知道自己这个孙女是个直爽的性子,此刻便也打开天窗说亮话:“璟瑄呐,朕也想多留你几年,也不是要你现在就嫁。”

“那阿斯兰,朕看过了,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康熙斟酌道,“与你相配,也不算辱没。”

璟瑄要被气笑了,自己怎么也算救了他,如今才一十三岁,便要去嫁人了?

康熙看她的脸色,哪里不明白她的心思,若非念着璟瑄的功劳,他怎么会对她如此放纵?

见璟瑄沉默,康熙索性又退一步:“倒也不是非要谈婚论嫁,你们一起相处相处,赛马叼羊,认识一下也无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璟瑄便应了下来:“好。”

反正太子马上就要被废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阿斯兰?她当真是多余关心康熙。皇帝,不过是个政治利益大于一切的机器,他连一手抚养长大的太子都废得,又怎么会吝啬一个孙女?

“皇上,”梁九功一脸为难地进来了,看了看璟瑄,得了康熙的眼色,才敢硬着头皮道,“查到了!”

“此处又没有外人。”康熙示意他继续说。

“那日发狂的猛虎,”梁九功头上已经沁出汗珠,“线索查到了罗布藏衮布王爷。”

康熙勃然大怒,转瞬却是犹豫:“他又怎会拿自己的性命冒险,那日他可是挡在朕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