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4)

“我们可以……这样崔氏就没法子把金步摇抢去了,且这样一来,也能让崔氏……我看爹应该快回来了……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最好不过了!”

张大郎兄弟听了妙儿的主意后,一个拍着手掌连连称“妙”,一个则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妙儿,这样真的能行吗?”

张三郎抢先答道:“怎么不行了?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说了,那崔氏不是自个儿硬是要巴上我们的爹吗?那就叫她瞧瞧我们的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妙儿心里早就想狠狠的整治崔氏一回、替已经去世的尤氏出一口恶气!因此这一回妙儿也不给张大郎啰嗦的机会,一锤定音的做了决定:“好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和三哥来办,大哥你只需好好的用功读书就行!今年你没去参考科举,三年后可是不能再不去了,否则你可就要熬成小老头了!”

妙儿的调侃让张大郎“老脸”一红,有些不自在的替自己争辩了句:“妙儿,大哥今天才十五啊,再过三、五年也就二十出头,怎地就成老头子了?”

妙儿一想起即将要实行的计划、整个人就十分兴奋,因此也就没心思再理会张大郎这个“小老头”了,而是兴高采烈的和张三郎凑到一块儿,讨论怎么实施计划才能让崔氏吃瘪难受……

且先不说妙儿打算实施什么计划,却说那通过殿试的名单公布没多久后,张光果然灰溜溜的回到了矮岭村。并且再一次名落孙山让张光变得抑郁寡欢,脾气也暴躁了不少,动不动就看家里人不顺眼、拿家里人来撒气,就像当年一直拿尤氏来出气一样。

而和张光相比、徐天光却是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且徐家马上就使了人来张家辞别,说是因徐天光高中、徐家举家都要迁往汴京城去。

第四十五章 张大郎的担忧

不过徐家派来的人倒是把话说清楚了,说留了可靠的下人看守在徐家村的房屋、田地等产业,让张家要是有什么事、尽管去和留守的人知会一声,自会有人给他们带信、不会因他们举家迁移而断了联系。并且徐家还表明妙儿眼下还小,再过几年他们再上门提亲也不迟……

这徐天光能够高中、张大郎本是十分高兴的,毕竟这样一来徐家门槛马上就高了一些,妙儿嫁去徐家就更不会吃苦了!并且以后妙儿的孩子的出身也能高一些,至少有个当大官人的祖父,说亲会占点优势。

但张大郎却没料到徐天光一高中,徐家就会举家迁移到汴京城去,因此现下张大郎反而有些高兴不起来、且始终有些不大放心了这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料不到,因此虽然徐家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了,但张大郎还是担心徐家这一走,张、徐两家将来会慢慢的断了联系,最终连亲事也不作数!

就像张家二房的巧娘那样,当年两家定亲时话也都说得极为好听,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两家慢慢的就断了联系。若是巧娘没有千里迢迢的寻来张家,马氏压根就不想信守承诺、履行约定!

哪怕是巧娘眼下都寻上门来了,马氏到现下也是百般推脱、故意拖着巧娘和张二郎的亲事,大有等张老爷子一不在了,就悔婚重新替张二郎物色门好亲事的意思……

张大郎心里有了这样的担忧,一张脸也愁得皱成一团,并且很快把自己的忧虑对妙儿讲了:“妙儿,你说要是徐家将来故意不和咱们家联系,那该怎么办?你看看巧娘眼下的处境,咱家的情况和巧娘家还真是有几分相似,都是定亲时家境还算不错、但后来就慢慢的败了!”

张大郎的担忧妙儿却觉得有些不以为然,且妙儿的想法也和张大郎截然不同妙儿觉得以徐四郎的才华,困在徐家村这穷山僻壤却是有些太可惜了!如果徐四郎能够到汴京城去继续求学深造、开阔视野,将来的前途一定比留在徐家村更加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