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侩在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
话说这牙侩最早是混迹在城镇或乡村的草市里,帮助买卖双方顺利完成交易过程的商人。这样的商人当时被世人称作“居间商人”,他们帮助买卖双方顺利完成交易过程后,会从中抽取一定的佣金作为报酬。
后来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牙人行的种类也变得多样化,渐渐的衍变出诸如“说合贸易”、“拉拢买卖”,“接受委托”、“代人经商”和“代收商税”等种类。且慢慢的牙侩在契约买卖、和赊欠贸易中的担保作用也变得非常重要,许多小、中户人家买卖田地也都会找牙侩来当中间人和保人。
也正是因牙侩有着担保作用,像妙儿他们这种穷门小户的老百姓,买地买田才一定要请牙侩来做中间人和保人。因为只要请了牙侩当保人,那今后要是出了什么事、都可以找牙侩帮忙解决。这样一来,穷家小户的小老百姓,就不怕有些假意卖地、其实有别的图谋的人,收了钱后会来找卖家的麻烦。
而且作为保人的牙侩,最怕事后出什么麻烦事儿、坏了他们在牙人行的信誉,因此牙侩给客人介绍合适的买卖时,一定会事先把卖方的背景打探清楚。这样一来妙儿兄妹倒也省下了不少功夫,也不用再麻烦尤大牛帮忙打探消息。
因此妙儿兄妹虽然手头并不宽裕,但也宁可花一注中人费、请了牙侩来当中间人。当然,从牙侩手中打听各种良田,也比妙儿他们自个儿前去打听要省事多了……
而一般大的牙行里,各种各样的牙侩都有,也不仅仅只有一名牙侩。因此尤大牛一说明他们几人是来买田的,那牙侩马上荐了位行黄的牙侩给尤大牛,并保证这黄牙侩是位信得过的人,让尤大牛有什么要求尽管和她提。
尤大牛先前已见识过妙儿的本事了,因为他也不急着替妙儿他们和牙侩商讨,而是直接把妙儿往前一推、笑着说道:“妙儿你想打探什么尽管和黄牙侩说,舅父看你先前典头面时不慌不忙、说起话来也是句句在理,想来这买田一事你也事先下了不少功夫、做了准备吧?既做了准备,那就试着自个儿把这事从头到尾给办得漂漂亮亮的!”
妙儿知道尤大牛是想让她借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她自个儿心里也正有这个意思,于是妙儿也就不多加推辞、大大方方的看向那黄牙侩,略微思忖了一下后开口问道:“黄牙侩,我们想在尤家村附近买几亩田地,你手头上可有什么好的田地荐与我们?”
那黄牙侩听完妙儿的话后,马上取了一本小册子翻了起来,寻到几处尤家村附近想卖的田地后,一一把价钱报与妙儿知晓:“尤家村附近倒是有三户人家想卖田,一户姓李,因举家要迁往别处去、所以想卖家里那数十亩田地转卖给别人……”
“另一户姓张,听说是家里缺钱使,也想把手头的十亩良田转手他人、换几个钱周转;最后一户姓尤,听说是家里田地太多了,所以想卖掉一些。”
这黄牙侩话倒是说了不少、也提供了三户想买田的人家,但这些话仔细琢磨却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在里头,于是妙儿很快就开口问道:“黄牙侩,你还是先说说现下的田价吧!我们头一次买田,可是两眼摸黑什么都不懂。”
“田价啊,那简单!这田地无非就是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良田一亩最低也要四、五十贯钱;中等良田一亩最低则要二十贯钱上下;那劣等的田地则一亩只要三、五贯钱……不晓得小娘子想买哪一等的田地?”
妙儿也不答想买哪一等的田地,只直接问道:“这上、中、下三等田地,又是依靠什么来划分?还劳烦黄牙侩先细细说与我听。”
“自然是按产的粮来划分了。这一等良田收成好的话、每年能产四、五石粮;稍次一些的良田则每年能产个两、三石粮;而那最劣等的田地,每年却只能产八、九斗粮!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