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3 / 3)

振振有词的说了句:“抹乌鼻去阿婆!”

于是不但卢氏的话让妙儿听了一脸茫然,她的举动也让妙儿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不该把鼻子上的锅底灰给擦去,更是不明白好端端的卢氏把她弄成脏兮兮的小花猫做什么……

一旁的尤氏见妙儿苦着一张小脸,一边取了帕子替妙儿拭擦鼻尖,一边笑着解释道:“妙儿不要害怕,外祖母往你鼻尖上抹锅底灰,是在替你驱邪呢……”

尤氏一解释,妙儿才晓得原来这也是北宋风俗之一,意为掩婴孩之真面目,以免鬼魅觉察加害之。

此外闽地还有替初次回外家的婴孩“开斋”、让婴孩尝尝腥味的习俗,于是一到中午吃饭的时辰、尤氏才抱着妙儿坐到席上,卢氏就挨着尤氏坐了下来,随后笑眯眯的用筷子拣了鱼肉、猪肉、鸡肉面线等吃食,一副要喂妙儿吃的样子……

妙儿见状虽然已经馋得快流下口水来了,但却还是拼命的克制住肚子里的馋虫,强迫自己拒绝眼前的美食、一个劲的往尤氏的怀里缩,毕竟妙儿眼下才刚刚四个月大,哪能吃这些油腻的荤菜?

若是妙儿管不住肚子里的馋虫张嘴吃了,那下场只会有一个拉肚子!

哪知一向疼爱妙儿的尤氏不但没阻拦卢氏的举动,还暗暗的用力把妙儿往外推,似乎赞成卢氏喂妙儿吃那些荤菜般。妙儿最终无法避开,只能硬着头皮、抱着为美食牺牲小屁屁的决心迎了上去!

哪知卢氏却只拿那些荤菜顺着妙儿的小嘴儿抹了一圈,并没有真正喂妙儿吃下,想来先前是妙儿会错意了、卢氏压根就没喂她吃那些荤菜的意思……妙儿后来才知道,原来卢氏喂她吃荤菜的举动在闽地被称作“开臊”,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随后妙儿还是照样吃她的米糊,吃饱了后还得了不少红包和物事作为见面礼。而尤家人这次封给妙儿的红包,却和逢年过节、或平日里封的红包不同原来此次是妙儿初次到尤家来做客,尤家需馈以红包、礼物等物事;且北宋闽地一带将这种红包称作“记路钱”,意思是希望孩童日后能常来常往、不要同外家疏远了。

因此妙儿虽然年纪还小,但尤氏还是按照规矩、认真的把“记路钱”蕴涵的意思一一说给妙儿知晓,并反复叮嘱妙儿长大后要好好的孝顺外祖母和舅父,不能同外家断了联系。

而小妙儿虽然还不能开口回应尤氏的叮嘱,但她却有自己的回应方式只见妙儿人小鬼大的扬起小脸、冲尤氏和卢氏甜甜一笑,当下就把尤氏和卢氏给乐得合不拢嘴,并一个劲的说妙儿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才这么小就能听懂母亲的话,将来也一定会亲外家。

话说,小云在冲新人榜,是最最需要红票的时候,还请支持小云的亲亲们能够每天投票支持,给小云每天两更的动力呀~

第十三章 热情帅小叔

尤氏等人这厢因妙儿的笑容而笑容满面,妙儿这厢却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妙儿这个小财迷先前已经偷偷的在心里算了算账,发现来尤家走了这么一趟后,她又收到了不少红包和礼物、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尤氏曾经说过,眼下长辈们送给妙儿的物事,她都会找个匣子替妙儿一一收起来,将来等妙儿长大了再把匣子交还给妙儿。于是妙儿这个小财迷为了能多得些红包和礼物,当下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回外家……

尤氏带着妙儿按照规矩在尤家吃了午饭,随后大约再坐了一炷香的功夫就起身告辞,拎着一堆尤家送的物事赶回了张家,最终趁着天还没黑进了张家大门、正好赶得上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