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最终只会让你后悔莫及。”妙儿也懒得和崔氏废话,一上来就把话给挑明了。
那崔氏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妙儿面前扮慈母,只见她一边亲昵的抓了妙儿的手,一边柔声细语的问道:“四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误会我了?我没打什么主意,我之所以重新替你议亲也都是为了你好,那徐家早就没把你当成未过门的儿媳妇了,他们实在是……”
妙儿最讨厌崔氏那装柔弱小白花的模样了,因此她当下就一脸嫌弃的甩开崔氏的手,不等她把那些假言假语说完,就出声一口把她的长篇大论打断:“够了!你别以为这世上会有不透风的墙!你以为你想把你家妹子塞给徐家的打算,和你对我做的那些事儿,就真只有你和你那老娘知道吗?”
妙儿的话让崔氏脸色立时一变,但她不愧是十分擅长伪装真面目和真实情绪的高手,只见崔氏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一脸吃惊的反问妙儿道:“四娘,是不是有什么人在你面前说了我的不是?你可千万别相信那人说的话啊!我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我家妹子嫁去徐家!”
“那人定是看我是你的后娘,和你心里始终隔了一层,才会说那些话来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你可别轻信那人对我的中伤啊……”
“你少和我说这些假惺惺的话儿,我也不和你拐弯抹角玩那些弯弯道道了,我直接把话给你撂在这儿、你爱信不信你若是执意要闹下去,那我也不怕、大不了把这事给闹到官府去!到时候你要是被拘到地牢里去蹲着,可别觉得丢脸哟!”
妙儿说完还不忘“好心”的提点了崔氏一句:“我记得你是识得字的,那我劝你还是赶紧找本大宋律例翻翻,瞧仔细把一女儿许给二家的人,会被判什么罪状!别只顾着替你妹子安排后路,把自个儿的后半生都给搭了进去!”
那崔氏一听妙儿这话,再见妙儿脸上自信满满、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立马就慌了起来……不过她嘴上却还是虚情假意的说着一堆好话,不断的和妙儿解释、让妙儿不要误会了她的好意,还一直强调她真没打徐家的主意。
妙儿把最重要的话说完后,自是不会再和崔氏多做纠缠、她可不想自己恶心自己,因此妙儿很快就撇下崔氏、回自个儿屋子里去了。
妙儿才回到屋里没多久,刘婶就悄悄的钻了进来、小声说道:“四娘,你前脚才进屋、那崔氏后脚就等不及的出门去了!想来是回娘家想法子求证你的话去了!你这招看来很管用、一下就把崔氏给吓住了……”
第十九章 风波平息
刘婶猜得没错,那崔氏听了妙儿说的那番话后果然被吓住了,随后便急忙忙的出了门赶回娘家,很快就找了崔家村一个老秀才打探大宋律例,晓得妙儿并不是在危言耸听,遂打消了把妙儿许给第二家的心思,随后的日子也都老老实实的、不敢再作怪了。
崔氏这边老实了,妙儿几兄妹这边办起事来就简单多了张大郎作为长兄,很快就亲自去了一趟徐家拜见徐天光,把诋毁妙儿的谣言一一澄清,并请徐天光夫妇放宽心、不要担心妙儿会是个丑八怪。
这徐天光倒是不大在意谣言一事,反倒对知书达理、进退有度的张大郎十分欣赏,并照例考问了张大郎一些课业上的问题。这一考问,徐天光马上对张大郎赞赏有加,并感叹张光有个饱读诗书的好儿子。
张大郎自是谦虚的说了几句客套话儿,随后委婉的表示了自己的疑问:“徐老爷,我听说丁夫人被谣言误导,似乎已在替徐四少爷重新物色合适人家的小娘子了,还望徐伯父尽早和丁夫人说一声,以免丁夫人继续被谣言所迷惑。”
丁氏替徐四郎重新物色合适人家一事,从头到尾都不敢让徐天光知晓,因此徐天光也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张大郎委婉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徐天光才晓得丁氏竟在和张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