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4)

大房一家支出明细的账目,张光才重新记起这件事来,也记起了这件事之所以记在大房的小账册上的原委原来当年那位旁支的亲戚上门借牛和车时,三房的马氏死活都不同意借、觉得那牛车定是有借无还!

后来事情闹得有些僵、差一点伤了亲戚间的情分,于是当家的尤氏索性拿出自个儿的体己银子,买了旁支亲戚想借的那两头牛和车,买完再以大房的名义把牛车借给旁支亲戚……尤氏这样处置,最终也算是没伤了彼此的和气,并让那位旁支的亲戚对大房感激不尽。

按理说,当年大房自个儿掏腰包帮了那位旁支亲戚,眼下大房因家道中落、上门把那两头牛讨要回来,这也算是合情合理、不算什么过分的请求。

可问题是当年张光颇不赞成马氏的做法,因此为了表示他的大度、他曾经对那旁支亲戚说了“牛车想借多久就借多久、不用惦记着还”这样的大话。张光当年既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说出这样的大话来,眼下碍于脸面自是不好上旁支亲戚家讨要牛车了……

要是换做在以前,张光自是不把两头牛和两辆板车放在眼里,可眼下张家大房落到这样的境地,若是能把两头牛和车要回来,那可是能换回不少银钱哩!要知道这牛在乡村可算是稀罕物,也是不少人家做梦都想拥有的劳动力。

于是张光琢磨来琢磨去后,最终虽然还是不能拉下老脸去讨要牛车,但却又把张大郎这个儿子给利用上了张光直接把张大郎叫到跟前来,把事情和张大郎一五一十的说了后,就让张大郎上那旁支亲戚家讨要牛车!

张大郎见张光又把这种丢脸的事派给他,脸色当下就变得十分难看,更是一口回绝了张光的要求:“爹,您不是一直教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说话算话吗?您当年既已说出、算是把牛车送给那位远房表叔的话了,现下就不该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把物事讨回来!”

第九章 琐事一两桩

“你小子懂什么?你可晓得那两头牛能换回多少袋白米?要不是为了不让你们几个孩子不饿肚子,我至于出尔反尔的让你去把物事要回来吗?你这个臭小子越大越不像话了,夫子没教你‘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吗?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父亲的意思,就是不孝!”

张光先是把张大郎痛骂了一顿,骂完直接就把“不孝”这顶大帽子扣到了张大郎身上,让张大郎最终只能怏怏的出了门,垂头丧气的去替张光讨要牛车。

妙儿听到动静悄悄的跟了出去,给她那老实的大哥出了个主意:“大哥,你逛个一圈再回来,和爹说人家不把牛和车还给我们,这不就结了?反正爹肯定拉不下脸亲自去讨要,也不晓得你压根就没上人家家里去讨要过。”

张大郎一听妙儿的提议、顿时双眼一亮:“我们妙儿的鬼主意就是多!大哥这就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张大郎说完马上装模作样的出了家门,一副去办张光吩咐的事的样子,出了家门后远远的到村口转了一圈,才慢悠悠的回到家里。

张光一见张大郎回来,一边往他身后张望、一边追问道:“物事要回来没?”

张大郎双手一摊,故作无奈的答道:“那位远房的表叔不肯归还,说爹您当年说了任凭他们借用多久,绝不会主动前去讨要。”

“……”

张光闻言顿时无语,一脸不悦的在屋里来来回回的走了几圈,才把气撒到张大郎身上:“没用的饭桶!连两头牛都要不回来!”

和去做那丢人现眼的事相比,张大郎倒是宁愿被张光骂上几句,只不过张光骂到最后、竟改骂起那房旁支亲戚来了:“那小子也是个没良心的家伙!当年我们自家掏腰包帮了他们、替他们解了燃眉之急,现下我们只是想把本就属于我们家的物事讨要回来而已,他们竟然还理直气壮的不愿意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