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尤氏一句:“嫂夫人常伴张兄身旁,可得记得时时刻刻的提醒他、离下次开考科举的时日已不多了,让他赶紧收心把心思都放到课业上,不可再放纵自己天天只吟诗作对、喝酒寻乐,不埋头苦读迎接考试。”
妙儿听了这话忍不住悄悄的打量起徐天光来,见他说这番话时脸上除了几分屡考不中的感叹外,神色却是一本正经、语气也是苦口婆心,显然他是想让尤氏委婉的劝一劝张光,让他别再天天花天酒地、把心思用在玩乐上头,否则只会再名落孙山。
于是头一次见面,妙儿对徐天光的印象可谓是大大改观妙儿原以为物以类聚,张光那副德行、和他交好的徐天光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妙儿有些“恨屋及屋”的把徐天光归到人渣一类。
没想到这徐天光倒是是位敢于直言劝告的良友,且一身正派、言行举止间也带着读书人的气质,可见他并不是因喜好玩乐才屡屡落榜,而是真的怀才不遇或是运气不佳。
不过这尤氏好不容易来一趟,徐天光就说这些暗指张光不务正业的话,未免有些让人难堪、破坏气氛,因此丁氏一见尤氏因徐天光的话而面色通红,马上就出声打圆场道:“老爷,你不是天天惦记着张家的小女娃吗?眼下尤夫人可是把她给带来,这不,人都到你眼前了你也不看人家一眼!”
丁氏故作不悦的嗔了徐天光一句,徐天光听了才认真的打量起一旁的妙儿来,见妙儿不但美目清秀、小脸蛋也白白净净的,穿得更是整整齐齐、不像同龄的孩童那般全身脏兮兮的。尤其是妙儿今天头上梳了两个圆圆的包包、包了块浅粉色的头巾,给她添了几分活泼和可爱,让大人们见了都忍不住把她搂到怀里好好的疼爱一番……
因徐天光这一房只有徐四郎兄弟这两个小子,兄弟几房也只生了一个闺女,因此徐天光一直都十分稀罕别人家的闺女,因此今日一见妙儿这个粉雕玉琢的娃娃,马上就高兴的把她拉到了身旁,和蔼可亲的问道:“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
妙儿小小人儿却故意一本正经的答道:“我叫张妙儿,叔叔可以叫我张四娘。”
妙儿的话让徐天光嘴角微微翘了翘,他见妙儿说话利索、吐字清晰,于是忍不住多问了句:“四娘读过书没?”
妙儿点了点头,老老实实的答道:“读了。”
“那四娘都读了些什么书?告诉叔叔好吗?你要是说了,叔叔给你桂花糖吃……”
好吧,虽然妙儿很不屑大人们老是拿糖来骗小孩子,但为了让尤氏觉得她真的已经很懂事、很“成熟”了,妙儿早就打定主意徐家人问他什么,她都要认真的一一回答,以这样的方式让尤氏明白她已经不是个傻乎乎的小屁孩了。
于是妙儿歪着小脑袋仔细的想了想后,便张着小嘴、一五一十的答道:“大哥教我读了《百家姓》和《千字文》,《百家姓》我已经读完会背了,《千字文》只读了一半。”
《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是给稚童读的蒙学书籍,北宋一般人家替孩子启蒙,大多是教他们读这两本书。张大郎自来细心,当年妙儿央求他教她读书识字时,张大郎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这两本书慢慢的教妙儿读,除此之外也教妙儿写那两本书上的字,因此妙儿眼下也可以说是识得不少字了。
徐天光对妙儿才五岁就读了《百家姓》和《千字文》十分满意,对妙儿的喜欢也多了几分。且这徐天光似乎还和妙儿聊出了兴趣来,只见他还故意从《百家姓》和《千字文》里抽了些内容来考问妙儿……
一旁的尤氏有些担心妙儿答不上来会出丑,毕竟尤氏对妙儿读书一事并没有特别上心,总想着姑娘家能识得几个字就成,把针黹女红、灶上活计学好才算是贤妻。且尤氏先前也没打算急着要给妙儿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