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3 / 3)

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显而易见丁氏到现在都还很不满意妙儿这个儿媳妇儿,觉得徐东临娶妙儿受了委屈、降低了身价。

妙儿这次是为了巧娘的亲事来的,因此她也不计较丁氏对她的挤兑,而是故弄玄虚的扯了个谎:“母亲您可别小看了巧娘,这巧娘虽然无父无母、无依无靠,但她父母去世前却留了个宝贝给她当嫁妆,那嫁妆可是一点都不比我那份差!听说还远远比我的嫁妆丰厚呢!也不晓得巧娘的双亲究竟给她留下什么宝贝……”

“要我说啊,哪个小子娶了巧娘都是天大的福气!毕竟巧娘也没有娘家人需要照拂和帮贴,也不需要夫家帮衬娘家,且她的陪嫁就是再宝贝、将来还不都是他们小夫妻的?”

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

妙儿故作神秘的说巧娘的双亲给她留了一大笔嫁妆,丁氏一听这话果然立马双眼放光、有了浓厚的兴趣,且妙儿的话丁氏听到耳里后却变成另外一种意思这巧娘无依无靠、无亲无故,那她将来嫁过来后还不随她这个婆母拿捏?就算她把巧娘的嫁妆给霸占了,巧娘也找不到娘家人给她撑腰!

不像妙儿这个媳妇儿,本身性子强硬不说,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嫂嫂并一个弟弟给她撑腰……

一想到打从妙儿嫁进徐家、自己就从来没能拿捏住她,丁氏想给徐东汉娶一个乖巧听话、没有娘家撑腰的媳妇儿的心思便越发的坚定再怎么着也不能再娶个骑在她头上的媳妇儿回来了!这让她多没面子!

不过丁氏的态度虽然有所松动,但却没有一口应下这件亲事,而是故意语气冷淡的说道:“这件事我得问问小五的意思,再瞧瞧那巧娘的品行如何,最终才能做定论。”

妙儿也知道一下子就让丁氏答应这门亲事不可能,因此她听了丁氏的话后也没多说什么,只笑着说了句:“母亲说的对,这本就是五弟的终身大事,您是该好好的和他商量下、问问他的意思才是。既然话已经带到了,那媳妇儿就先告退了。”

妙儿说完便起身告辞,丁氏也不留她、而是一等妙儿走了就带着石嬷嬷出门去了张记酒肆,才到了门外、一眼就瞧见正在酒肆里忙活的巧娘,于是丁氏便故意站在门外打量巧娘,想看看巧娘见到她会怎么做。

而站在高台后忙着收钱的巧娘,很快就发现了站在门外的丁氏,再一想妙儿先前说的话、便晓得丁氏这是亲自来相看她了……巧娘心知她不能像妙儿那般骄傲,更明白她要是想嫁给徐东汉、那就只能讨好丁氏,最好是让丁氏一眼就喜欢上她!

可怎么才能让丁氏喜欢上她呢?

巧娘只思忖了片刻心里便有了主意,于是她马上就笑吟吟的迎了出来,一见到丁氏就毕恭毕敬的向她问安:“这不是丁夫人吗?您怎么来了?快快快,里面请!”

巧娘边说边把丁氏请进了酒肆,并直接把她请到了雅间里,随后不但让人拿了一坛子镇店之宝、葡萄酒上来,还十分大方的让人送了满满一桌子的好菜上来,并十分热情的替丁氏布菜:“这几样下酒菜都是对门酒楼的大厨的拿手菜,夫人您随意拣几样尝尝味道,要是这些菜肴都不合您的口味,我马上让小二再给您上些别的菜肴!您想吃什么尽管开口,别和我客气!”

巧娘这既殷勤又讨好的态度、果然让丁氏感到十分满意,于是丁氏一边举了筷子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一边不动声色的拿眼打量巧娘,见巧娘穿着打扮一点都不显寒碜、且头上还缀了几支金钗子,当下便越发相信妙儿先前说的那番话,认为巧娘暗地里藏了一笔丰厚的嫁妆。

于是丁氏很快就不动声色的套巧娘的话,问道:“我记得你是和张家人一起从泉州府过来的吧?你祖籍也是在泉州府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