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儿几兄妹在乡下时,就曾经帮外祖母卢氏磨过豆浆,这对他们来说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只不过眼下他们租住的地方没有石磨,因此张三郎马上把这个难题提了出来:“我和大哥帮妙儿你磨豆浆自然是没有问题,可问题是我们家里没有磨豆子的石磨啊!这没驴推磨还能用人来推,这没磨可就没别的法子来代替了!”
妙儿闻言不慌不忙的说道:“咱家是没磨,不过隔壁王婶子家却有!那王婶子家以前是靠卖豆腐为生的,后来寻到更好的赚钱门路才不再卖豆腐的。因此他们家的石磨一直都闲置在家里没用,我刚刚已经和她都说好了、她也答应把石磨借给我们用用,明儿一早大哥和三哥只管带着黄豆等物事上他们家敲门就是!”
这王氏之所以会答应借磨,自然是因为妙儿先前那大方送油条的举动了,也就是说妙儿那几条油条并没有白送,而是靠着它们和王氏等邻居结下了好关系。
既然磨这个难题已经解决了,那张大郎兄弟自是爽快的答应了妙儿嘱咐的事,于是第二天天才刚蒙蒙亮、妙儿四人便动作利索的起了床,两个忙着生火、架锅炸油条,两个忙着拿泡好的黄豆到隔壁去现磨。
这磨豆浆的法子倒也算是简单,张大郎兄弟只要将用水浸泡饱满后的黄豆,和水一起放到石磨中间的洞里,然后人工转动石磨,就能磨出豆浆来。于是张大郎兄弟很快就照着在乡下常用的法子、磨出豆浆来,随后他们便用妙儿事先准备好的纱布,把豆子磨出来的粗糙豆皮渣过滤掉,然后再把生豆浆倒在大锅里煮开。
张大郎兄弟煮好豆浆后,又去跟邻居李氏借了辆小推车,把那一大锅豆浆搬到小推车上去,随后还得再用篮子装几个大碗放到车上;妙儿和巧娘则忙着一波接一波的炸油条,一时间一家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到天色渐渐的泛了白,大家伙儿才准备好一大竹篮子的油条、和那一大锅豆浆一起放到了小推车上去。
因是头一回上街叫卖,因此妙儿一家四口人全都一起出动,张大郎兄弟负责推着小板车,妙儿和巧娘则负责沿街叫卖。只见他们才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就有许多人被油条的香气给吸引过来,让妙儿等人立时喜出望外、并马上手脚麻利的做起了生意。
这头一天的生意可谓是出奇的好,不一会儿那一大竹篮的油条就渐渐的见了底,妙儿见了马上拉着巧娘回家继续再炸,并让张大郎兄弟寻了块空地停在那儿,一边继续叫卖、一边等妙儿她们把新炸的油条送过来。
于是妙儿几人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在家和街直接奔走了好几趟,一直忙活到早市散了才得以回家歇上一口气。大家伙儿一回到家,妙儿就迫不及待的把早上赚的银钱倒在圆桌上,仔细的数了遍后发现才一、两个时辰的功夫,他们就挣了快三贯钱!
第十一章 齐心协力
这个数字让张三郎惊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问道:“才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我们就挣了快三贯钱?这三贯钱换成银子足足有三两哩!妙儿你没算错帐吧?”
妙儿见张三郎三人脸上都有着难以置信的神色,便把账目明细仔细的算给他们听:“今儿早上上我们这儿买油条的人,来来去去少说也有三、四十人,这些人最少也都有买个两、三条,多的买个五、六条回去一家人一起吃的也有,那我们就取个大概的数目来算这笔账吧……”
“我们就算上我们这儿买油条的人一共有五十人、且每人只买两条油条,那一共就是卖出了一百条油条;这一条油条卖二十文钱,一百条油条便是两千文钱,那光是卖油条咱就挣了两贯钱了;”
妙儿说着顿了顿、在心里先默默的算了一遍会,才继续跟张大郎他们算起了卖豆浆挣的银钱:“而这豆浆我们一大碗卖十文钱,那些但凡买了油条吃的人都会觉得有些腻,于是他们大多都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