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4)

样低落,并且等众人停下来歇息时,巧娘还避开张大郎兄弟,又是惋惜、又是郁闷的和妙儿抱怨道:“妙儿,我好后悔没把徐五少爷的名字、身份、住址给问清楚!要是问清楚了,将来我还能凭着这些消息去找他,眼下什么都不知道、怕是以后很难再见上面了……”

巧娘说到这里下意识的问了妙儿一句:“妙儿,我见你和徐四少爷也聊得挺投缘的,你后不后悔没把和他有关的消息打探清楚?”

妙儿其实心里也觉得有点小遗憾,但一想到徐东临临走前那恶劣冷漠的态度,甚至他还没和她告别就急匆匆的策马离去,这让妙儿马上嘴硬的反问了巧娘一句:“我为何讨要打探和他有关的消息?我巴不得这辈子都不和那个大冰块再碰面呢!”

巧娘一听这话、以为妙儿心里不待见徐氏兄弟,于是只能闷闷不乐的打住话题,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妙儿聊起别的事来。

这巧娘心思全在徐东汉身上,妙儿的心思则全都在徐东临身上,两人聊起天来都有些心不在焉,且妙儿慢慢的心里也隐隐有些后悔,总觉得这一次她和徐东临错过了,以后他们可能就再也不会再遇见了……

于是直到此时此刻,妙儿才意识到原来她一路上虽然一直和徐东临抬扛,虽然对徐东临表现出一副不屑的姿态,但她的内心深处其实早就对徐东临有了一丝奇妙的感觉也就是说妙儿若是继续和徐东临相处下去,这丝奇妙的感觉就很可能会慢慢的生根发芽;但若是两人从此天各一方,那这丝奇妙的感觉就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掐断。

且先不提妙儿和徐东临心境如何,却说妙儿一行人离开同安县后,紧赶慢赶的再走了两天一夜,最终平平安安的抵达北宋都城汴京的外围。

这越靠近汴京城、沿途的景象便越是繁华和新奇,妙儿穿越到北宋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回出远门、上京城,因此汴京的繁华让妙儿慢慢的忘记了心里的小惆怅,也让她内心有了一幕幕倒退的画面,张光、马氏、崔氏等人的面孔慢慢的在妙儿心里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仿佛过往的一切在这一刻突然有了了结般……

慢慢的,妙儿心里只剩下那些美好难忘的记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全都让她赶出了内心!于是此时此刻,站在汴京城外的妙儿暗暗的下定决心,决定抛开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好好的在汴京快快乐乐的开拓幸福的新生活,这样她才不枉费穿越时空到北宋活一世。

话说妙儿一行人走的是陆路,待他们慢慢的靠近汴京外城后,才发现前来汴京城的百姓大多选择走水路,也就是从扬州一带坐船、由汴水北上。

有热心的汴京本土百姓见妙儿一行人做外地人打扮,并满脸好奇和兴奋的盯着汴河看,便甚是自豪的主动出言介绍道:“这汴河可是我们汴京有名的河道,它通达江、淮两地的水道,由西到东、横贯整个都城!且河流上舟船如织,来来往往、日夜都不见停,两岸土地更是十分肥沃可谓是物产富饶、百物众宝!”

妙儿他们这一路上走的都不是水路,因此一听那人的介绍,几人立马再生出了几分好奇心、伸长脖子多瞧了几眼热闹的汴河,见河上果然热闹非凡,稍微远一些的河面上更是密密麻麻的停满了大小船只,且还有不少轻巧、只容得下一、两个人的小舢板,在那些停着的大小船只中间灵活的来回穿梭。

妙儿见了觉得有趣,于是便拉着巧娘立在岸边,想瞧仔细那小舢板在河面上钻来钻去、究竟是在做些什么……妙儿往前走了几步、定睛瞧清楚后,才发现原来那小舢板其实是汴河上的“移动小卖部”!而它们之所以在船只间钻来钻去,为的就是挣大船上那些有钱人几个铜板儿!

妙儿深知他们一行人到了汴京城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找个能赚钱糊口的活计、或是做些小本买卖。因此在张大郎兄弟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