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3)

呢。”

周幸苦笑,那得21世纪去了,这才到哪儿呢?她又没背下杂交水稻的秘方。

两个人逛了一场,彼此又拉近了许多距离。周幸除了买笔墨纸砚之外,还买了几样手工要使的家伙并定了一把打毛衣签字和小钩子。阿美见她还在竹器谱买了绷子便问:“你终于想起学绣花了?”

“以前不是没空么?趁着过年学点皮毛,不然你们都会就我不会。”

“我们都会?”阿美拍手大笑:“你听谁说的啊?我们屋的倒都会,其余的倒一多半不会。你当这是什么地方呢?大家紧要的不是学谱,就是学跳舞,再不然百戏驴球摔角都好啊。咱们又不是没有绣房。”

周幸苦着脸问道:“阿美,日后你打算做什么呢?这些……好像不大实用。外头,就是我们老百姓家,要学乐器跳舞做什么呢?”

阿美苦笑:“谁知道呢。我们这样本是良家子,自然是想回……只是这里头又有几个人能脱身的?”

“我们这些只是女使的也不行么?”

阿美看了眼周幸:“那你就故意学不好琵琶,当粗使当到二十几岁,叫家里人来赎。碰上官人心情好,或者什么大赦天下的好事的时候,就可以出去了。可是万一碰不上,还得在这里当一辈子粗使!”

“便是学好了,老了也走不脱?老了没人喜欢,应该可以走吧。”

“也是!”阿美随即摇摇头:“我也不知以后怎么办,得过且过吧。如今教坊司人不多,想走那是做梦!多赚钱才是真的。”

周幸扯了扯嘴角:“横竖如今还早呢!谁知道以后什么光景。也只有攒点钱,不管在哪里都能活下去。”大不了在教坊司一辈子不嫁!

说得阿美心有戚戚焉。

回到宿舍,阿南见周幸买了一大堆学习用品啧啧称奇:“你要当秀才呢?”

“年底大打折,我跟一帮小郎抢的半死才抢来的,一年都不用买了!”

“噗!”阿南笑道:“你还真是!咦?你怎么买了黄纸?这种不好写,要宣纸才行。”

“我如今还不会拿笔呢!小郎们都抢这种,想来可以写字?我也不懂,只跟着读书郎们抢便是。”

“你真行!”阿南道:“你日后光学写字,不学琵琶了?”

“不知道啊,有空就学学。欢欢姐让我学算盘呢。”说道这个,周幸又美了,那什么,学会了算账,万一万一能脱身出去,当个账房也行,做小买卖也行。总之技多不压身哇!

听到周幸的回答,阿南彻底放心了。虽说月恒等人带出去的徒弟也不少,他们的前辈也如过江之卿,但是能少一个是一个嘛。遂对周幸越发和气。

教坊司内也有很多人家,只是结婚的肯定不住在这个院子,而是围着这个院子往后分房子住。一到过年,代代都是教坊司的人家纷纷打报告申请儿女回家过年。陈五娘排了个班就大笔一挥就从腊月初一开始一直放到除夕。连阿美也得假回家团聚。周幸家太远,外头冷清清的也不想去,恰好阿南是本地人,就把自己的假期让给了她。反正一人顶两人份神马的,她也做惯了。剩下如犯官家属没入教坊司的,家人有些早零散分离,也只好常驻于此。虽跟平常比不够热闹,但也不算冷清。

这样周幸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又因衣服都改的差不多了,钱货郎也送了她要的毛线来,剩下的时间她就开始练习打毛衣。上辈子吧,也是穷的叮当响。农村女孩子鲜少有完全不会打毛衣的。凡举毛衣毛裤帽子围巾手套家居鞋,都是毛线制品。为何?因为自己动手成本低。所以她也就练就了一身好本事。后来出去打工,外头卖的拖鞋质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她就自己动手打。一同打工的小姐妹里,也有懒的不攒钱的主,也不想要那破拖鞋,就花钱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