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挣了二十块钱,这钱挣的太容易,季玲没敢高兴,今天一整天过去了,没有人找过来,季玲一颗心才落下。
从大哥和父亲那里得来二十,加上卖书的一块二,还有修两次车的三十块钱,两天搬砖两块,现在她有53.2,明天她去学校时可以先把欠李保柱的钱还了。
李保柱正是先前还了一块五毛钱的那个男生。
能还上一个算一个,季玲只盼着派出所那边快点来消息,这样她就能把其他的欠债都解决了,刘自力散播流言的事情,证明还钱的事不能再拖了。
*****7月21日。
季玲一大早起来在街上花两毛钱买了一根油条,一边吃一边往学校去。
八十年代高考,当天填报志愿还要同时体检,将合格报告与填报志愿一起交上去。
她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学生先到了。
其中一个就是董曼华,农机家属院私下里的‘大学漏子’。
另一个是马慧。
马慧看到季玲,声音拔了一个高度,“季玲,你昨天咋没来?校长和老师都去过你家,你家大门也锁着,家里没有人,我遇到田静去拉链厂考试回来,还问她知不知道你去哪,她说不知道。”
季玲眸子动了一下,解释道,“昨天有事没在家。”
马慧提起季玲的成绩比自己还激动,“季玲,你太厉害了,你知不知道,你是咱们北省的高考文科状元,你考了621分。”
第9章:误会叠生
季玲对自己考多少分数,心里早就有数,与19日那天过来估算的分数没有什么波动。
她不说话,马慧却误以为她是吓傻了,拉着她的手用力的摇,“季玲,这是真的,不是做梦,你真的考了H省的文科状元。”
董曼华在旁边笑着提醒,“马校长和班主任他们来了。”
她复读五年,今年终于考上了,虽然是专科,但是她也知足了。
至于一向学习成绩不如她的季玲考了省状元,董曼华并不嫉妒,她知道复读带来的压力,当初看着骄傲的季玲复读,她对她的看法就已经有改观了。
果然如她想的一般,季玲暗暗使劲,这口气争回来了。
趁着校长和老师还没有走到跟前,她真心的祝福道,“季玲,恭喜你。”
一个人真心还是假意为你高兴,季玲分得清楚。
她同样祝福董曼华,“也恭喜你。”
马慧性子大咧咧,“咦,你怎么知道曼华姐考上了?”
“今天是过来填报志愿的日子,如果没有考上也就不会过来了。”
董曼华瘦的皮包骨,却并不难看,她天生就是这样瘦的人,个子有一米七,说话时也轻声细语,哪怕复读五年,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马慧一拍脑袋,“看看我这记性,把这个忘记了。”
下一句就爆料自己,“这次虽然没有考上,不过我不会放弃的,我要像你们学习,只要不放弃,一定能考上。我爸说了我要是想复读,他就供我,反正我哥去年结婚已经分出去过了,我嫂子也挑不出理来。”
董曼华眼里闪着光,“小慧,我也支持你复读,虽然你可以等你爸退休接他的班,但是读书能改变命运,在年轻时不奋斗一次,将来一定会遗憾的。”
马慧点头,“这次咱们学校十八个人参加考试,过去三个,王二梅也考上了,她考了471分,过重点线了。”
王二梅这个女同学季玲有印象,姐妹两个是双胞胎,长的一模一样,一个叫二梅一个叫三梅,都参加高考。
父母在齿轮厂上班,家里想要儿子,结果生了四个女儿,前三个女儿取的名字是大梅二梅三梅,四女儿叫招弟,结果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