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2)

不止要好好管教,还得回刘双领一声,大厨房办的这糊涂事得让刘双领心里有数。不然,万一下回再有个他们没防住的怎么办?万一大厨房真叫人买通了,干点不要命的事怎么办?他们就算死也得拉个垫背的!

这事于是在半个时辰后便禀到了刘双领耳朵里,刘双领一听,直吓出了一身冷汗:“你把那个小臧给我看住了,明天我不当值,亲自问他。”

周志才作着揖应下就走了,刘双领坐在床上盘这俩核桃一琢磨,啧,这不是个小事。

或者说,这事是个小事,但是因小见大,说明府里头的问题不少。

规矩都是一步步立起来的。从前府里穷,可捞的油水不多,用的人也有限。如今家境好了,换了一批人,君侯和夫人又都还年轻,在立规矩的事上欠点经验。

别说立规矩了,他俩什么事不是在一点点摸索着来?不过这事也不能太拖,他得寻个机会提醒君侯一声。

东宫嘉德殿里,夫妻二人在短暂的争吵之后,各自冷着脸无话了半个时辰。

最后,崔氏强沉了口气:“这事,殿下不可能退让了,是吧?”

太子眼也不抬地看着书,声音冷淡:“你好好的把孩子生了便是,别的你不要管。”

没有听到应声,只有细微的衣袍摩挲声入耳。太子抬眸看去,只见崔氏已离席走向外面。

崔氏步履间负着气,胸中一口郁气难以舒平,一路都在无声大骂太子烂泥扶不上墙!

她上辈子一定是犯了罄竹难书的大错才会嫁给他!

她被这口气激着走得极快,原已头晕目眩的张子适乍然发觉一道人影闯入余光,又直冲这边而来,下意识地猛然抬头。

崔氏停住脚,垂眸看了看他:“张大人受苦了。”

“……”张子适依稀回过些神,俯身叩拜,“殿下。”

“大人快起来。”崔氏忙伸手扶他,宫人见状也急忙上前搀扶,两个大力气的宦官一左一右地用力架住,张子适才勉强站稳。

“张大人是太傅的门生对吧?”崔氏抬眼睇着他,大抵是见他连唇色都发了白,反应显然迟钝,就也没等他回话,“备车,我送张大人回去,顺便看看太傅。”

她身边的宦官头都不敢抬地作揖应诺,张子适愕然要拦,可太子妃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已冷冷静静地提步向外走去了。

那是一个弱不禁风却又坚定无比的背影。

张子适怔了怔,迟疑着问扶着他的宦官:“太子妃殿下要干什么?”

“……在下不知。”那宦官应了句话,接着边伸手一引,边把他往外搀,“您请。”

第65章

太子妃亲自驾临,引得薛府上下一阵惊诧。薛成和夫人毛氏自然要亲自迎出门,太子妃倒很客气,指了指后一辆马车:“张大人遭了些罪,一会儿太医会过来,太傅放心。”

薛成赶忙让府中家丁去扶张子适下车,又恭请太子妃进府。

太子妃毕竟是东宫女眷,平日不该见外男,他这个当老师的见便见了,张子适则是已然见过也罢。住在府中的其他门生则立刻得了吩咐,让姑且都在自己屋子里待着,不要随处走动。

而后几人进了厅中,薛成请太子妃坐了上座,自己与毛氏坐在了两侧。太子妃瞧了瞧被家丁架着的张子适:“张大人坐,我有些事想同太傅商量,大抵要耽误些时候。”

张子适便也落了座,腿一弯,又麻又疼的感觉激上来,令他一下冷汗直冒。太子妃歉然笑笑,叫宫人去催一催太医,接着看向太傅:“听说张大人是太傅的得意门生,今天弄成这样,对不住太傅了。我原想好好劝解太子,可太子半句也不肯听,早知如此,我该直接请张大人回来,不与太子多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