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那黎国质子归国,刚新婚就抛下公主,质子辜负公主与陛下,回去便派兵攻打我姜国,实在可恶!”

“正是如此!公主腹中却怀着敌国亲王的子嗣,岂不是叫黎国贼子看了笑话,姜国公主怀有敌国王爷的血脉,丢脸的是咱们姜国,这实在不妥!”

“请公主落胎!”

民愤激昂。

更有妇孺,纷纷跪在公主府门前,称她们家男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生死难料,公主却怀着敌国子嗣,天理难容!

她们磕头,她们哭诉,求姜南栀落胎。

九狸持剑挡在门口,百姓们才没有蜂拥而上。

南栀站在门后,大门紧闭,门外百姓的激昂声,请求声,她都听见了。

“大家冷静,公主府前,不得放肆!”九狸安抚民众。

但似乎并不怎么见效。

张松守在门后,见到南栀,他上前阻拦,“公主,外面都是人,还是先不要出去了,未免伤到公主。”

南栀攥紧拳头,“怎么突然会有这么多百姓来求。”

张松摇头,“属下也不得而知,像是有人蓄意煽动,且这民愤,来的很激昂。”

张松也为难。

他比谁都担心,姜南栀会打掉孩子。

他该如何跟主子交代?

南栀抿唇,眼底闪过一丝纠结,下意识的挡着小腹,症结便是源于两国开战,这症结难解难消,南栀决定先避一避风头。

于是她默默转身回了房间。

“街坊们,公主不出来,我们跪在这里也是无用,与其跪死在这里,不如跪在宫门前去求陛下,公主要为敌国贼子孕育子嗣,我姜国子民不答应,我们去求陛下,陛下若不听,我们就跪死撞死在宫门口!”

百姓中有人嚷嚷。

显然是有意煽风点火。

挑起民愤。

九狸握着刀,若当众杀了煽风点火之人,恐会吓到百姓,他是公主府的人,他杀人,别人会说公主残暴不仁。

九狸忍下了杀心。

百姓们纷纷往宫门口聚集。

连大臣们上朝,都是走的侧门,因为正门走不动,被百姓围堵。

朝堂上,气氛压抑。

姜武帝面色严峻。

众臣低着头,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仿佛还能听见宫门口百姓们的哀求。

“陛下,宫门外百姓跪地请命,如今姜、黎两国起了战火,公主却要为敌国王爷孕育子嗣,百姓请公主落胎,这该如何是好啊……”

大臣站出来,请示陛下。

姜武帝沉着脸,“公主的孩子,不单单是黎国的子嗣,也有我姜国一半的血脉,百姓分明是被人煽动,你们也跟着起哄!”

众臣汗颜。

“可陛下难道没听见宫外百姓的哭声吗,臣等在上京城呆了一辈子,从未见过百姓群情激愤至此的,也请陛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吧。”大臣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愿不可违,民心不可逆啊,请陛下三思。”

“臣请陛下三思。”

众臣附议。

“黎国不顾婚盟,背信弃义,妄自开战,公主此时孕育黎国寒王之子,确实不妥,还请陛下顾全大局,民心向背,不可忽视啊。”

大臣苦口婆心劝道。

姜武帝头疼,“你们是要朕亲自打掉朕闺女腹中之子,那也是朕的外孙!”

众臣跪地,“请陛下顾全大局。”

朝堂之上,气氛更为凝重。

皇后在凤仪宫坐立不安,“本宫早就说过,那孩子不能留,如今可好,所有的回旋镖都落在了南栀身上。”

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