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以面具遮挡,混淆视听,谁也瞧不清那是不是宫应寒。

不过是外形相似罢了。

真正的宫应寒,一会儿是种地的农夫,一会儿是砍柴的樵夫,一会儿又是卖茶的走贩,一拨又一拨的刺客,愣是没人认出他来。

朕盼着他能早日收拢黎国的权势,尽早退兵。

“陛下,大理寺卿求见。”这时,殿外小太监禀报。

“传。”姜武帝开口。

张旭进殿,瞧见南栀,他眼睛一亮,公主也在,随即,他单膝跪地道,“臣参见陛下,见过公主。”

“平身。”姜武帝面色不变,“大理寺查的如何?”

张旭起身,“回陛下,臣在相府搜出万家与朝中官员,以及各地方官来往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他奉上书信,德寿呈给姜武帝。

姜武帝在一众书信中,发现了淮南二字,他看了眼张旭,然后拆开那封与淮南有关的书信。

“朕倒是忘了,万家是淮南起家的。”姜武帝冷嘲道。

万家的祖籍,在淮南。

当初,万铭是从淮南考入上京。

一路摸爬滚打,加上又有长公主明里暗里的提携,这才有了今日的位置。

这封书信,并无他与淮南方面不当的来往,只是他写给淮南族亲的家书。

但朕不信,只是家书那么简单。

“陛下,这些书信当中,包含万家收受贿赂,买卖官吏,以及两年前东湖丢失赈灾银一事,似乎也与之有关。”张旭道。

南栀闻言,微微蹙眉,“东湖赈灾银,是顾家丢失的那批银子?”

“正是。”张旭颔首。

“陛下,顾大人求见。”殿外传来禀报声。

姜武帝挑眉,“来的正好。”

顾淮卿进殿,瞧了眼在场的人,“臣见过……”

“虚礼免了,说正事。”姜武帝打断。

“是。”顾淮卿奉上一封折子,“陛下,拒监察司查证,与万氏来往密切的官员,一共十三人,其中与万家有利益来往,罪行严重者九人,罪行较轻者四人,名单在此,请陛下过目,具体如何处置,也请陛下圣裁。”

姜武帝看过名单之后,脸色冷青,“哼,朕的朝堂上,蠹虫还真不少,这次即便是朕伤筋动骨,也要清理干净,绝不姑息。”

“罪大的,抄家流放,罪轻的,贬去边陲之地充军劳役。”

顾淮卿颔首,“臣领旨。”

“还有一事,你也顺便听听。”姜武帝说,“你父亲丢失的那批赈灾银,与万家有关,这是从万家抄出来的书信,你拿回去,顾家的事,朕准你亲自去查。”

顾淮卿眼神一震。

德寿拿了封书信给他。

顾淮卿双手攥紧,“臣谢陛下!”

出了宫,南栀瞧见张松在宫门口候着,瞧见她,张松拿出一只竹筒,小心递给她,“公主,主子的信。”

第242章 主母大气

南栀骤然握紧,藏在手背下,然后从容的上了马车。

没人时,她才打开竹筒,将卷在里面的纸抽出来。

摊开,上面是熟悉的字体。

原来不知不觉,她对宫应寒的字迹早已铭记于心。

一眼就能认出来。

‘安好,原想叫你勿念,可我想让你念着我,这一路,我吹过姜国的风,淋过姜国的雨,跨过姜国的山河,见过姜国的安宁,这一切是你想要的,我都会替你留住,南栀,你要想我。’

你要想我。

南栀摇头笑笑。

笑意铺满眼底。

这口气,还真是一如既往的霸道又阴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