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2 / 2)

大家找乐子以及康熙其实不太喜欢看宫斗的乐子,否则这宫里可不会像

现在这般平静。

前年为了让自己和胤祈在雨天也能有个在外活动的空间,永寿宫正殿门外头新修了一个室外的穹顶,在下雨的天也不用完全闷在屋里,有时候严绮云看看书写写字什么的,光线也好一些。

如今这穹顶下面被严绮云挂上了些竹制的风铃,只要有风吹过,就会有一阵清脆的碰撞声。

当然,晚上还是会收起来的,不然就太扰人清眠了。

而进门后除了原本栽种的树以外,严绮云又加种了一株自己喜欢的桂树还有爬山虎,前院角落里面就是那个翻新过几次的面包窑。

便是如今使用频率也不见少,只是比严绮云一开始给出的图纸要更加精细实用了不少。

如今这面包窑早已不是宫里独一份的东西了,这些年别说大臣家中,便是平民百姓家有些生活水平不错的也会修一个,不需要太多的材料,用途却是不少。

因为后头也是严绮云的地盘,所以严绮云也就没在前面留下太多的闲置空间,反而各种秋千之类的玩意儿都没落下,显得还是挺乱中有序的。

至于要活动身体之类的,她就会后殿门口的空地。

整个永和宫都是很有严绮云风格的浓厚生活气息。

有时候走进花厅书房,还能瞧见严绮云拿出来把玩后没有放回去的小工艺品、没看完且夹杂着精致书签的书籍之类的。

一般这种东西,永寿宫的宫人们是不会刻意去收拾起来的,只有严绮云吩咐了才会动。

因为这种类似书稿之类容易有“小秘密”之类的东西,严绮云是向来不爱让人未经允许去动的。

这也导致了永寿宫格外的有“生活气息”。

说人话就是,看着确实比较有人生活的痕迹,而不是永远一板一眼的摆设和物件儿。

康熙一进门就开始看严绮云挂在厅中的书法。

原本这上头只挂了她当年那篇因为康熙发话而不得不挂的一页金刚经,如今严绮云也练出来了,严绮云对自己的字儿有信心的多,早不怕叫人看了。

反正一副也是挂,后面只要有她觉得比较不错的作品,她都写好时间,盖上自己的印着人裱起来往墙上一挂。

除了她自己的,她也挂康熙的,甚至计划挂胤祈刚开始练字时写的。

不过康熙对此没什么意见,他近些年练字不比严绮云少,虽说水平还是不如了,但是绝对不丢人。

可胤祈当时一听说那叫一个反对啊,险些拿出熊孩子常见的一哭二闹二上吊大法,就是为了让严绮云收回这缺德的想法。

他爹和他娘的字都好看,再把他的挂上去,那被公开处刑的还能是别人吗?

这种坑儿子的事情也不知道他额娘是怎么想出来的!

最后在他的严词抗议下,再加上康熙也觉得他的字不配,他才逃脱此等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