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熟的风韵,越发让人挪不开眼去。

康熙也不免感慨,随着年龄增涨,严绮云竟越发风采濯濯,人果然还是需要有些底蕴。

满族没有给孩子取个贱名作小名的习俗,所以在康熙给孩子取名前就只能以排行来叫,这也是严绮云刚刚在康熙面前叫孩子十五的原因。

不过私下严绮云也想了想自己给孩子取个小名方便称呼什么的,但是一直没想到合适的。

在没有大名作为参考的情况下,严绮云怎么取都觉得叫出来像宠物,为此很是头疼。

可康熙给孩子取名的效率真的看他的心情。

有些孩子刚出生就有名字,有些还得跟着新出生的兄弟一并,就看这孩子得不得康熙的喜爱了。

目前来说康熙应当是挺喜欢这小家伙的,还不等严绮云问呢,康熙却是主动开口道:“朕近日想了几个名字,觉得寓意都还不错,阿云可要听听看?”

近日宫里多了两个小皇子,延禧宫的卫常在前不久也生了,同样是个小阿哥,康熙便打算正好两个孩子的名儿一并取了。

康熙便把叫严绮云拿了纸笔,把那几个字写在了纸上。

他给孩子取名自然是先从满文取,然后再翻译成汉文,主要还是寓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些皇子听名字读音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会儿他们日常交流主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严绮云当时若没有原主记忆早因为这个原因穿帮了。

待康熙写完,严绮云便接过来看了一眼。

祈、祚、祥、禩。

说实话,示字旁真的不太好取名,动不动就是祭祀相关的,有些还好,有些字的寓意实在是不吉利。

怎么说呢,这几个字中祚太重了,在有太子的情况下叫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打眼了,这是嫌赫舍里家找不到人扬武扬威啊!

至于祥和禩,就算是严绮云上辈子对康熙朝贫瘠的历史知识也知道这两位都是她单方面的熟人,虽然不至于说他们用了别人就不能用,但是主要是她会觉得有点怪。

对严绮云来说,这算单选题,只有这个字她没什么印象,也许康熙后来生的儿子也有用过的,反正严绮云没印象那就没关系,不会觉得怪怪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