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家都要备上浓夏要用的凉席、窗纱。
内城的东西贵,杜家人要供儿女念书,这时又不许设私塾,要念书要么依附有族学的世家大族,要么自己请私教回来,花费的银子都能重新养一个孩子了。
所以杜家人买东西,除了闵氏,大多都是来城南捡实用又好看的使。
上两回楚韵出门都是跟着杜容和。
小荷老师不是个好人,嘴里说着爱洁,其实带着楚姑娘出门那都是提前踩过点的,专挑着鸟语花香的春光烂漫处走。
楚韵都以为清末视频里那些肮脏、穷困的大泥路不存在了。
这回跟魏佳氏出来,那车夫不是个好的,也不说自己不赚回头客,捡了几条小巷子一路乱窜。
楚韵掀开车帘瞅着路上干硬的大便,以及墙角的不明水渍,谢天谢地,她终于安心了,看来自己没穿错。
这里确实是大清。
其实黄米胡同这类旗人居住的地方,巷子还是挺干净的,铺的都是青石板路,每日一早都有人拉着车来收屎尿。
但人家收的都是桶装,散装的一概不理。
外头比较穷困的巷子,那就不好看了,让楚韵说,环境还是要比欧洲那种空中飞粪好得多,起码掉在人头上的都是鸟屎。
乡下地广人稀,粪便金贵,脏在人身上,不是路上,所以楚韵真是两辈子没见过这么脏的地方。
给田里蓄肥她不怕,但如果在生活中处处是人粪,那滋味儿也不太好受。
妯娌两人下了车,病殃殃地买了六张又轻又薄的大凉席,凉席花去四钱银子,又买了两卷银红色的薄绢,花去六钱多。
这种绢算一般窗纱里的中等,大多数小有余粮之家用的都是这个。
楚韵来都来了,还问了下黛玉的软烟罗,雨过天青色很适合小荷老师,反正修他的院子花他的银子也不心疼。
那小二哥还真知道这个,道:“一两银子巴掌大。”
下金蛋的怎地,一两银子巴掌大,他是林妹妹吗,就配用这个了?楚韵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