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以为这妈妈儿是个爱说闲话的,立马就同意了。
杜家院子就这么大,把这些老妈子关在里头,一天不知道要出多少事。
前阵子杜太太说杜大爷失心疯,找了萨满进来跳灾,杜太太把全家都关了几天,说是萨满说人老往外走要把福跑掉。
杜家又不是那等深宅大院,重重院门重重景,人一辈子不出去都能过得有滋有味的。
好多人险些被关疯,连根鸡毛都能打起来。
楚韵亲眼看着何妈路过正院时,张妈妈和刘妈妈玉体横陈地躺在葡萄架下,手挽手睡得鼾声如雷。
何妈没热闹就想折腾出热闹凑,路过把人张妈妈的小被子全盖到刘妈妈身上去了。
下午两个妈妈儿在葡萄架子下打得你死我活,她在那里当理中客叉着腰劝架,活生生哄得两个婆子一人饶了她一个大肉烧饼,说谢谢何妈主持公道。
简直没天理了!
楚韵从那天起就知道,人不能在家里待太久,所以,有人求到她这里想偷懒,能放的她都会放出去。
魏佳氏和闵氏都差不多,几乎每天都会让这些人轮流出去放会儿风。
这么下来杜家清静不少,杜太太也没反对。
楚韵吩咐:“那你替我捡两个蔡妈妈蒸烧卖,她要是说收你六文钱,你不要信,迈腿儿说不要了,她能五文两个买给你。”
巧红听得怔怔的,觉得这个三奶奶不像个奶奶,一文钱的事都要计较,她以前的主家,打赏人都是挑小银豆子。
不过银豆子金豆子不如自己一家子,巧红叹一回,仍千恩万谢地走了。
何妈不知从哪里跳尸一样出来,瞅着巧红的背影说:“她也可怜呢。山东遭灾后一家子被分开卖了,她有个女儿叫素银,有个儿子叫金匠,都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
为啥说巧红可怜,主要就是因为就算是奴隶制(楚韵心里)的清朝,人家也不许把一家子分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