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她的功劳走的是女人的路子。

杜容和这边老主子倒是问了他两句想要什么。

他这边在心里算了下,这次下来三房差不多就要有两千两家底,这笔钱可以在京里买一座宅子分家后落脚,还能在江南买一座小宅子久居。甚至买完了房子手头还能剩一些钱让他们在花了大宗银子后。不用过得太拮据。

杜容和想了想写了句心里话。

他想带楚韵回一趟丰年乡,比起京里这个楚家,那边更像楚韵的娘家。

她记挂那里太久了,今年有了钱了让她衣锦还乡,看看家里过得怎么样也不错。

第144章 亲亲老家

想要回乡探亲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更别说这个理由里还有要给楚家父母上坟添香,尤其楚父还曾是一方父母官。

杜容和琢磨着要不是楚韵嫁了人,她爹死了,楚家又没有其他做官的男人,很可能她的这份功劳最后就是让她的兄弟得个九品芝麻官,她得一幅不错的嫁妆。

当然他本人也不想要楚韵的功劳,夫妻之间银子可以一起花,但功劳是绝不能抢的。

所以他宁愿把这份沾她的光换成她喜欢的东西还给她。

楚韵听说后倒是感慨一场,她对丰年乡是有感情的,那里毕竟是她待了很多年的地方。以前在乡下吃白薯馒头,她老想着要带着老太太一起跑到京里来,把楚东陵楚宗保通通撵回乡下吃屎,自己拉着老太太在城里享福。

她想起来就觉得那时候太傻了!

京里的福气也不是给她们这种人家享的,尤其成了婚的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伸着脑袋在院子里望天,一辈子也回不了几次娘家

楚韵自己虽然这时还能往外跑,可她也知道杜家人多少有些不满,只是看着她挣了钱得了赏,暂时不敢怎么样。要是有一天她得不了赏了呢?她回是什么下场?

这个指望不了杜容和,倒不是她不信他。而是一个人想要对抗父母礼教,简直是痴人说梦。

听见要回丰年乡,楚韵很高兴,她一个人是不敢想离京的事的,杜容和肯陪她一起回去,师出有名不说,路上也安全些,她马上就同意了,只是问:“杜老爷能同意吗?大爷二爷马上要走,你也要走,杜家岂不是没个能跑腿的人了?他能放你走?”

杜容和淡淡一笑,道:“他还不让我做监工,不让你赚钱,哪样成了?事事哪能都如意?”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个人做这个事都是偷偷的,楚韵这边银子哗啦啦地来,整个黄米胡同都嗡嗡地说着这事,也没人注意到杜容和在干什么。

内务府送的一些绫罗绸缎和头面是所有赏赐里最吸引人的,头面有两套,一套是小米珍珠做的的,串的也不是花是缀满枝头的小果子,还有套很小的金头面,提起来还没二两重,打的是金黄的稻穗,与其说贵不如说奇巧。

杜容和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下头人安排的,说不定中间还吃了回差价。

但会做事的人贪污你也生不了气,看看人送的多贴心。

头面分不了,让她锁起来了,但想着日后东窗事发多两个帮手,楚韵便格外大方在家里分料子,作为女人,哪有不爱穿新衣服的,更何况这还不是普通的料子,上头可沾了龙气!

下边丫头婆子都眼巴巴地盼着能剩个碎布头什么的回家供起来。

可能是因为东西太贵重了,这个碎布头迟迟没有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敢动手。

几个丫头在手里摸着布都怕勾丝,虽然看着也不比郎氏和闵氏平时穿的料子高贵到哪里去,但大家就是觉得这个料子是被菩萨点化过的!

楚韵的衣裳料子,最后全让郎氏接过去了,摸着针尖细密花色各异的布匹。郎氏分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