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条活蛆。”

郎氏别的不说,守信确实是她的优点。楚韵这么小门小户的出身,她万分的看不上,却因为两家早年定过亲所以从来没说过不要这个儿媳妇的话。杜老爷和二姐从前也老捏着这点哄得郎氏心甘情愿地办事。这个字据她说了,也跑不了。

杜容和看着字据哭笑不得,道:“郎家是武将出身,守信乃是家风,娘再糊涂也在那个家活了十几年,耳濡目染学到这个实属寻常。”

楚韵想起杜容锦被杜老爷吊起来打都没供出何家兄弟,道:“难怪她在你们三兄弟里最喜欢大爷,大爷这点像她。”

郎氏在家兀自乐了一阵,生怕儿子真生一连串,还特意抽空把杜容和叫过去关心了一顿,问他最近俸禄有没有涨?一天到晚在外边当差忙得脚不沾地,怎么也没往家拿东西呢?

又跟他说,咱们家孩子的事儿不着急,年轻人要先立业后成家,等你捡个五六品的官儿当当,再慢慢养孩子也不迟。

郎氏从小被爹娘如珠似宝的养大,一生随性,很少如考虑别人的想法。她眼里大房二房三房的孙子都是她的孙子。头一个孙子出生她还有些高兴,但等到家里孩子多得兔子似的满地跑,她对孙子也不看重了。

自己是真不缺啊!

杜容和对亲娘这个想法倒是头一回察觉,他还以为天下所有的老太太都想抱孙子呢,娘这么想自然再好不过,他顺水推舟地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