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让赵妨玉代为批复,就代为批复吧,总归也不是大事。
比起周擎鹤,赵妨玉说不定还更靠谱一些。
“娘娘不是寻常女子,见识非凡,有她与陛下商议,虽不符祖制,但……”
余下的话,王阁老没说,但众人心里都清楚。
虽然后宫干政有违祖制,但他们的皇帝,也非常人!
如今内阁都以王阁老为首,杨故山被下了大狱,吐不出来什么东西。
他自己嘴巴严,刘勉心卖枕边人却极其有一套!
杨故山伙同郑家做的那些事,因刘勉心的供认不讳,清晰异常,其中细小关节,由锦衣卫加以严查,不过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再挖出些心怀不轨之人。
王阁老从前被杨故山压了一头,如今得势,也不曾猖狂得意。
只是盯着当初跟着杨故山一道在朝堂上冲锋陷阵的人,一副等着他们出纰漏的模样,叫心中当真有鬼之人,不由竖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这件事情本来应该止步于内阁,但就有那等脑子不聪明的,看不惯周擎鹤做了皇帝,指责周擎鹤放任后宫干政,作为皇帝,不思朝政,反而让后宫之人批阅奏折,昏聩愚钝,身边妖后祸国,如今边疆战事四起,皇帝还在儿女情长,大梁国运堪忧。
赵妨玉只是批了几本奏折,不知道的,还以为赵妨玉活劈了几个大臣。
赵妨玉听了那位大人的话,头一回掀开了身前的珠帘。
“本宫批阅奏折,便让大人如此不安,若是本宫去了这珠帘,大人是否该以头抢地?”
劝谏的人一脸愤慨,面色涨红,不知道是在气什么。
“天下是皇帝的,皇帝是百姓的,皇帝不言,百姓不语,这位大人倒是不同意了。”
赵妨玉语速不快,每一个都清清楚楚,传到了所有人耳中。
呼啦啦,一大片人跪了下来,这些人有的厌恶周擎鹤,有的厌恶赵妨玉。
厌恶周擎鹤的人,不外乎是因为他的过往,或者是心中另有皇帝人选,只是没想到最后是周擎鹤摘了桃子。
厌恶赵妨玉的人……那可就多了。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想说女子不能干政,身为国母,便该置身后宫,照料皇帝,安抚宗室。”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反驳。
赵妨玉不是那些无宠,无子,无权无势的皇后。
她背后的娘家是李家,她与周擎鹤相识于微末,情意非比寻常。
周擎鹤愿意分一半朝堂出来给她,态度是什么,显而易见。
“如今天下乱象频生,边疆战事未决,百姓尚且流离失所,身为大梁官员,眼睛不落在百姓身上,反而看着皇帝是否同前人一般,循规蹈矩……”
“大梁国运会因陛下而昌,却不会因陛下而落。”
“有你这样的臣子,才是大梁之患。”
“大梁积弊已久,朝廷之中,尸餐素位者有,偷奸耍滑者有,贪污纳贿者有,草菅人命者有,这便是先皇时的大梁!你如此崇尚先皇,不如去陪他?问他如何去大梁之弊病,还大梁之生气。”
那冒头的官员已经不敢说话,甚至不敢直视赵妨玉的眼。
“你敢参我,却连抬头看一眼,看你口中的祸国妖后是何模样也不敢。”
赵妨玉盯着那个臣子,她叫不上名字,送上来的折子里总有那等掉书袋的人,除了日常文案,就是祖宗礼制。一日里,浑然好似没个正事能做。
如此无能之人,连放去御史台,她都嫌占了地方。
有一个人冒了头,自然也会有其他人出来帮腔,人都是有私心的。
她看着原本鸦雀无声的朝堂,一个一个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