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家在,她总性命无虞,衣食无忧。

但如今赵妨玉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他,周擎鹤不能不动容。

下一刻,马车车轮轧过一颗半大石子,整个马车都跟着剧烈颠簸一下!

一道漆黑箭矢狠狠刺入窗木!

悬壁当即喊起保护二殿下,周围涌出不少护卫,山坡上也多出不少蒙面农人打扮的刺客。

两伙人战至一处,周擎鹤被侍卫一把扔到马上,一伙人护着他从山里冲……

远在京城的赵妨玉对此丝毫不知,在家里算着账,算着算着,便差人去寻李七郎。

“香露生意往后赚不着多少银子了。”

李七郎消息网不差,赵妨玉在家里闹出来的那些,他已经知道七七八八,只不过没管。

女儿家折腾自己的嫁妆,就算出格一些,也不妨事。

“可是银子不够?”

赵妨玉摇摇头:“从前是打算借由那些香露铺子掩盖,如今倒是不成了。”

“但粮是要囤的,我着人从南诏走,开一条南诏周边到嘉峪关的商道。”

“如今不曾到嘉峪关,路上怕是有耽误,如今事况紧急,哥哥派人去接一接吧。”

原先赵妨玉不想让李家掺和进来,毕竟本地人走的路子,与外地人走的不同,况且万一两方人马不曾遇上,反而耽误时间。

但如今计划有变,只能叫李家洒出人去一点点找,将她布置下去的那些人从大山里挖出来。

李七郎眸中一亮,弯着唇道:“好,可还有旁的?”

赵妨玉掏出算盘纸笔,在李七郎面前算了笔账。

第332章 老实趴着

“江南临海,市舶司的人处处把手,海运不易。”

“香露在大梁境内红极一时,往后也只会走入寻常百姓家。”

“必然有聪明的商贾带着香露前往外邦行商。”

赵妨玉与周擎鹤书房里的舆图此时被拿出来,赵妨玉敲了敲南诏,漆黑的睫羽之下,清冷,淡漠。

“大梁境内的海贸都被市舶司监管,只能求财,求不来兵甲,粮食。”

“但穿过南诏,此小国临海。”

“将南诏与大梁的香露,茶叶,丝绸,这些贵族日常赏玩之物,卖往番邦。”

“所得之物,不入大梁,绕边境而行,穿山入陇西。”

李七郎瞳色比常人更淡一些,此时在阳光下,带着一种摄人的审视。

“你胆子倒是不小。”

这事说好听了是行商,说的不好听,那就是走私!

这样的行为对于李家这样的大族来说,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

但李七郎并不责怪或贬损赵妨玉,反而笑着赞了一声:“你若是自小长在陇西,说不得能做陇西一霸。”

家里这一代最出众的姑娘,十四娘算一个。

但十四娘与赵妨玉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李家这一辈的姑娘,还在打理嫁妆,而赵妨玉已经将自己的产业做到大梁境外,时刻关注政局,以女子之身,与那些坐在庙堂之中的男子抗衡。

皇帝,杨家,三皇子……

这些人在她手上没讨到便宜,仗着李家的势的人那样多,但有几个能如她这般,游走于各方之间,将各方都算计其中?

不过一个赵妨玉而已。

但李七郎最喜欢也最欣赏赵妨玉的一点还是即便被人打乱了她筹谋多年的计划,她也不会一蹶不振,这个年纪不大的姑娘,想尽办法,也要狠狠还上一刀。

宛如青松,霜雪重重也压不弯她的脊背。

“不过,我李家的姑奶奶,也不必拘泥于俗礼。”

“陇西那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