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空虚,多地遭灾,冬天又冷的过分,不少人自家的粮食都不够吃,更何况关外以游牧为生的外族?

他们迁徙的速度跟不上风雪,于是关外人磨刀霍霍向关内,边境城墙上守卫的士兵都多了数班。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三皇子新婚没多久便传来喜讯,正妻杨潇翡在年宴时验出喜脉。

皇帝捋了捋胡子,面上总算有了几分喜色。

吸取去年的教训,皇帝封笔前特地命三省六部严查手下,确定再无大事后,才安心过年。

·

赵妨玉与大夫人,赵悯山还有赵妨云与赵妨墨一道过的年。

因为人少,所以宋姨娘也来了。

都是熟人,却没有往日的那份喜庆味道。

遥想去年,赵悯山升官,赵妨锦有孕,家中只怕热闹的厉害。

今年急转而下,赵妨玉也没什么遗憾,只能感慨一声世事无常。

吃了一顿团圆饭,有礼哥儿在,满地跑的拜年,过得还算热闹。

赵妨玉亲自下厨给大夫人做了梅花汤饼送去。

赵知怀带着梅循音与礼哥儿进屋,赵知润拎着自己在外面樊楼买来买的脆皮鹅子,几人聚在大夫人堂屋里又闹了一会儿。

赵悯山在宋姨娘哪里陪着赵妨云,所以他们这些小辈才会到清平院来陪着大夫人。

大夫人见众人都在,想了想便将陇西的书信拿出来给他们一一瞧过。

“嘉峪关年年冬日都不太平,只是今年格外难些。”

“你们外祖家来的信,说今年来割草的外族,比往年更为凶悍,已经有几个村子被屠了。”

赵知润年纪轻,气性大,一听闻便愤然拍桌,怒斥外族:“简直欺人太甚!”

大夫人见惯了这些事,并不曾生怒:“这样的事年年有,但这些年,这是第一回因战事寄来的家书,恐怕陇西情况不好。”

赵知怀等人同时抬头,已经有想得快的明白过来。

陇西有李家坐镇,尚且如此,旁的地界呢?

陇西有李家在,将士的棉衣是实打实的棉衣,吃的是正经的白饭,不像有些地方,驻城军穿的棉衣里面塞得是芦苇,吃的是稀粥,说是驻城兵,实则也就比乞丐好一些。

这样的人遇上那些身高体壮的外族,又能有几分胜算?

“给你们提个醒儿,若是有人寻门路寻到你们这里,自当小心。”

战局不利是显而易见的,大梁太平了太久,外族养精蓄锐,再有这一场刺骨的风雪催逼,茹毛饮血的人,自然只想杀进关内掠夺。

开春必然要有一批护城不利的官员吃挂落,她们家新出了一个皇子妃,只怕有人要寻门路寻到赵家头上。

赵知怀点点头,明白过来。

赵知润原定的过了年的春闱再上场,如今看到这样的情形,恨不得弃文从武,骑在马背上和那些外族人杀个七进七出。

“母亲,不若咱们将十四娘他们接来京城小住?也安稳些。”

陇西的情况不好,纵然陇西的姑娘能骑马射箭,但也没有真叫姑娘家上城墙的道理。

信传来时,已然是有了不好的猜测,即便李家是大族,能带着陇西人一起抗击外族,但这些都是要银子和人命去填的。

“可先预备着,如今还不到时候。”

赵妨玉是好心,但大夫人知道,陇西人,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放弃生养他们的那片土地。

那片地,刻在每一个陇西人的骨子里。

第138章 半夜上朝

大娘子没有否认赵妨玉的打算,她也知,这一场仗恐怕不一般。

外族人本就凶猛,加上风雪催逼,恐怕是死也要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