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笔一顿,皇帝似笑非笑的看了眼来送茶的钱江平。

钱江平立即皱着一张菊花脸解释:“是茶房的润仪心疼陛下日夜操劳,查了什么古方,说连喝武夷茶又妨碍,所以才巴巴儿的又送了清火明目的煎龙井来。”

皇帝盯着钱江平看,钱江平一张褶子脸,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丑的像条哈巴狗。

御书房里安静至极,皇帝突然哼了一声,吓得赵妨玉与钱江平都打了个激灵。

皇帝面色说不上好,心里想的是一个茶房宫女给他奉茶这本没什么不妥,但这其中恐怕也不清白。

到底是钱江平送上来的,皇帝瞥了钱江平一眼才捧起那杯浅绿色的龙井浅啜一口。

皇帝也知道自己这两日有些上火,但清火的药汤他不想喝,太医再如何精心用药,也不可能毫无药味。

再有一个就是年纪大了,身子跟不上,水一喝多就想上恭房。

再来那药也不好喝,都当皇帝了,无伤大雅时便总纵着自己一些,晚间才吃了太医院送来的清火药丸,药效比起汤水来的慢,还不曾见效。

恰逢此时这宫女就恰到好处的送来清火的竹叶煎,未免有些机灵的过分。

不过皇帝也未曾想到,这上火的元凶之一竟是日日饮用的武夷茶?!

竹叶煎龙井,并不似后妃们送来的莲心莲叶汤,带着一丝莲心苦或糯到有些糊嗓子的莲子仁,淡淡的,一杯茶下去,晚间用餐时吃的大鱼大肉的油脂,好像就这样被一杯茶轻飘飘的刮了下去。

不是想象中的苦味,反而是淡淡的回甘,明前龙井的味道自然是好的,自古便是贡茶。

皇帝觉着味道尚可,便给钱江平说了声赏。

没等钱江平出去,又道:“叫她来见朕。”

钱江平当即便跪下道:“人就在外间等着呢,老奴这就喊她过来!”

寝殿极大,也极静,哪怕是一根上去平平无奇的木头,其背后的故事都价值千金。

天子住所,从无凡物。

但即便如此,皇帝也已经是大梁历史上有名的节俭皇帝了。

赵妨玉被钱江平带着,缓步上前,无声跪下。

御书房的地面很平,很凉,赵妨玉不敢松懈一丝仪态,眼神紧紧盯着身前一寸之地。

皇帝端坐案后,把玩着手中的扳指,一下一下,并不曾往下看赵妨玉的长相。

“武夷茶会叫人上火?”

皇帝不信武夷茶当真会叫人上火,若是会令人上火,怎么伺候他许久的芳若不说?历年来伺候的女官都不说?

第119章 你的好日子在后头

赵妨玉端正跪着,听闻陛下问话,当即叩首后缓缓答道:“武夷茶本身不会令陛下上火,反而武夷茶有明目益思,提神醒脑的效用。”

“茶是好茶,只是陛下连日来具都用的武夷茶,临近年关,诸事劳碌,茶叶的分量已是往常的数倍。夜间自然难以安眠。”

“夜间难眠,便易上火,奴婢幼年时不懂事,贪多喝了母亲的浓茶,一宿不曾睡,第二日嘴上起了火疖子, 还喝了许多药调理。因是想着了自己,奴婢才问了太医院的太医,为陛下多备了一份竹叶煎龙井。”

“绿茶与淡竹叶本有清热去火之效,用淡竹叶与窖了三月的山泉水煎煮,去除烈味,而后冲泡明前龙井,便能取两份去火清热之效且不留余苦的好处。”

皇帝日夜批改奏折,最喜浓茶,提神效用好。

但架不住皇帝日夜批改奏折,熬夜熬久了,吃的荤腥又多,上火是必然的。

没见钱公公嘴上都起火疖子了?

皇帝点点头,这话也算圆的过去,剩下的不必追究,有这份心,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