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将军放心,这票据是康氏商队的信誉,在疏勒城,可以抵银子用。”
又解释道:“此地胡汉杂处,有些西来商贾并不会携带大量金银,以物易物蔚然成风,但又受诸多局限,五年前,少主命在此地设立银庄,各色货物均可到银庄置换为通货,交易大为便利。”
褚昉点点头,心中闪过一念:五年前,她也才十四岁,却已经开始决策商队诸事,在这熙熙攘攘为利所趋的洪流中探寻商机。
“将军在想什么?”康延植见褚昉沉思,不禁问了句。
褚昉摇头,淡声说句“没什么”,顿了顿,又问:“你们少主去过很多地方?”
康延植点头:“老爷子最喜欢少主,有意栽培她,去哪儿都要带上。”
褚昉“嗯”了声,没再说话,待了片刻后,寻个借口辞别贺震两人,去了老工匠处。
老工匠得了钱,才把骨匕装进精致的匣子里,笑着说:“贵客是有缘人,我便再送贵客一双骨匕。”
他拿出一个镂金红木漆盒,打开来看,是一双形似月牙的骨匕,其中一把匕身镂着一行小字:如芳如兰,明珠在掌,另一把镂写:如金如玉,荣国荣家。
惟愿女儿如芳如兰,明珠在掌;男子如金如玉,荣国荣家【1】。竟是为儿女祈愿的发愿文。
看字迹,很像出自陆鸢之手。
褚昉不由拿出一把端量起来。
老工匠解释说:“我本来不镂这等俗物,但四年前一个小姑娘交了五十两定金,央我镂两把,说是定亲信物,她经常照顾我生意,我推辞不过,便镂了,谁知她倒像忘了这事,再也没来过,这东西放我这里也是无用,便送你吧,待她以后找上门来,我再镂一双给她便罢。”
虽是这样说,但老工匠心知肚明,搁置四年都不曾来拿的定亲信物,约是永远不会来拿了。
褚昉摩挲着骨匕,神情微妙,增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冷漠。
她竟想过要为那人生一双如芳如兰、如金如玉的儿女么?
“那姑娘,什么模样?”褚昉音色冷冷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