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脚步,只听姑母对娘道:“阿瑶这孩子倒是个明道理的。你不是与我说过阿瑶她娘嫌弃阿喜的话吗,这孩子知道这件事后就和她爹娘哭闹了一回,说他们不应该说这种话儿。这孩子还到我家拐弯抹角地和我表示了,既是要嫁到颜家,过了颜家的门,就是颜家的人,自然是要和颜家人一条心的,哪有嫌弃谁的理儿。可见这孩子是个心里明白的。人家嫁进来了,你可别为了这些事情为难人家。”

娘道:“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也懂得。就是她的父母,实在是有些……”

姑母道:“这娶媳妇、娶媳妇,娶的是媳妇不是她的爹娘,只管他们小夫妻两过好日子就是了,你管旁的人做什么。”

娘应着。

我没有再听下去,转身就出去招呼客人了。

席桌就设在院子里,还有几张桌子摆不下,就摆到纪玉家院子里去了。

纪玉也特意告了假回来了,在帮着招呼客人。

庄户人家没大户人家那么多规矩、讲究,虽男女不同席,但一个院子里也有男桌和女桌。庄户平民人家,女子也没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礼,都是要外出做些活计的,既然外出,就没有不见外人男子的,而且大多是乡里乡亲的,也都见过,就不太讲究那些男客、女客避而不见的礼仪了。

一时客人都来得差不多了,村子里素来的规矩,有人办喜事,除非已经翻脸了的或是关系不对付的,就算不是亲戚,每户人家都会包个礼,来个人贺喜的,再加上自家的亲戚,满满的坐了两院子,热闹非凡。

唱礼之人中气十足的声音传遍院子,各家送的也是各式各样,有被面、布料、甚至是手帕、荷包、铜盆、瓷器等实用的物品,有人家丰厚些的,也有简薄些的,来人都是客,也不在意礼来了多少。

客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唱礼人这才有空儿喝上一口茶,初冬薄寒季节出了一头汗,抹了一把汗,却见又有人来了,却是大牛媳妇。

我招呼客人的空隙看到,怔了怔,这大牛媳妇和我们家生罅隙已久,原以为她们家不会来的,可这会儿怎么来了?

心里警觉起来,忙几步靠近院门,且听她们说些什么。

唱礼人也是村里与我们家关系亲近的一个村里人,见了大牛媳妇,也怔了怔,笑道:“大牛嫂子,你也来了?”

大牛媳妇也斜着眼睛看了看院内,阴阳怪气地笑道:“怎么?我倒不能来了?”

唱礼人笑道:“能来,能来,你请进。”说着窥着大牛媳妇,且看她送什么礼。

大牛媳妇也知其意,探手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