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3 / 3)

过两日便是佛诞节,要与琉璃一道去大佛寺上香,琉璃自是点头应了。

眼见安氏夫妇已然走远,琉璃忙拉了裴行俭问,“这军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如今真已有了主意?”

裴行俭微笑道,“原先还只有五六分把握,跟三郎谈了这半日,此事已有八成。让行商随军,开军市,送军粮并非没有先例,说起来行商无论是收粮还是送粮,比官府原是更神通广大,但往年弊端也多,一是账目容易混乱,支出太大,二是远近军仓丰欠不均,容易误事,今日我与三郎已就这些细处商议出了几个主意,想来不会再有些弊端。如此一来,看上去粮价虽然略高,但官府省了多少运粮的人力?若是此时便开始着手准备,想来今秋之军粮,必然不会有短缺之忧。”

琉璃点头,这个很好理解,市场行为必然比政府行为灵活高效嘛,只是,“都护府如今有多少钱帛?”

裴行俭淡然道,“大约还有一千多缗铜钱,两千来匹绢帛。”

也就是说还差得老远!琉璃突然有些懊恼,早知如此,真该把武夫人给的两万金留下几千才好!

裴行俭笑着看了琉璃一眼,“又有傻念头了,那些钱是一文也留不得的!”说着牵着她的手便往院内走,“你莫担忧,这些事我自有分寸,倒是给穆家三郎的贺礼,你看要送些什么好?”

琉璃拍了拍额头,笑道,“正是!我竟是差点忘了,三郎说明日便有行商去长安!说来你也算是做了一回月老,咱们的礼断然不能太轻了。”穆三郎在瓜州临时避到了康家,没想到这一避之下却与康家的小女儿有了缘分,穆家自是也乐见其成,如今康家的家主已带着女儿和穆三郎前往长安了,路上还遇见了安三郎夫妇,用康氏的话说,那康家妍娘也是”粉雕玉琢般的人儿,和穆家三郎真真是一对璧人“--麴崇裕若是知道自己还做了这样一桩好事,大约脸色会愈发精彩!

琉璃还想问问裴行俭到底有什么主意筹钱,裴行俭却笑道,“北边那大佛寺你还没去过?当真是值得一看,有些地方竟修得比大慈恩寺还有气势,壁画也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