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 / 4)

裴行俭的目光似乎一直看进了琉璃的眼底,嘴角的微笑越来越深,突然伸手将她额前垂下一缕秀发拢到了耳后,手指在她脸颊上轻柔的划过,低声道,“你放心,我不会莽撞行事,你也要当心些,过几天我出去时,阿古会留在府里,你若要出门,一定要带上他。”

他的手指上带着茶叶的淡淡清香,微笑和声音也比平日多了份异样的柔和,琉璃怔怔的看着他,随即才回过神来,“怎么了?”

裴行俭笑得淡淡的,“没什么,以前我一直怕时间来不及,如今倒是放心了,大约再过几日,他们便会在武城那边准备了,我定不会让他们失望。”

。。。。。。。。。。。

阳春三月,正是春耕过后田间活计最繁忙的季节,只是在离西州不到半日路程的武城乡的各处田间地头,那些往日里被人们精心伺候的绿苗青秧,如今却是无人肯去多看一眼。每个村落里,无论是悍妇闲人,还是老丈幼童,不是躲在家里翻箱倒柜,便是聚在一处窃窃私语。

半个月前,一道官府的告示便如惊雷般将整个西州震荡了起来:新任长史裴行俭要整顿西州税赋,催缴历年所欠的租庸!而七天之前,更是定下了追缴拖欠之事便从拖欠最严重的武城乡开始。

随着消息一天天的变得越来越确切,人们不得不开始相信,这一次,不是那些好说话的西州本地差役来乡里走过一个场,而是大唐派来的官员要动真格的了那位断案如神的裴长史,竟也不过是郭都护那一路的货色,一个吸血自肥的贪婪之辈!

这几天来,当那些面无表情的西州衙役和府兵在村长里正等人的带领下,闯进武城乡各家各户的大门,让他们重新统计清楚的赋税欠单上按上手印,又将家中田地马奴婢余粮等逐一登记在册时,不少人几乎看到了这些东西将被官府缴没一空的可怕前景。

人心惶惶中,有的单身汉已经将家中不多的那点衣裳细软打包,打算看势头不对便一走了之,哪怕就此变成个逃户,也比去吃牢饭强。更多的人家却在不安中渐渐的生出激愤来这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大唐的官员竟又要开始折腾西州人了么?

也不知是谁先说起“刑不罚众”:武城乡的土地原比别处要贫瘠,也没有像样的牧场果园,日子自然比另处更艰难,有几户人家如今能一口气拿出十几石粮食,十几匹绢帛来交上几年来所欠的赋税?官府难不成还能把大家都赶到野地里去?听说这次来催缴的是张怀寂张参军,敦煌张氏民代居住西州,想来是不会对大伙儿赶尽杀绝的。。。。

然而到了三月十一,就在官府收缴欠税的前一日,“张参军坠马,明日由裴长史亲自带人来收缴”的消息,便像是在被大雪压弯的枝条上又加上了一块石头,又像在油锅里溅上了一点火星,在一片近乎绝望的惶恐中,武城乡民众胸口的那把怒火反而腾的烧了起来,原先的传播与地头村口的窃窃私语渐渐变成了群情汹涌。

“正是,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总比活活的饿死强 !”

听得不远处人群中爆出的这一嗓子,一名脸孔圆圆的年轻差役站了听了一会儿,才一脸若无其事的转身走到村头的另一头,向另一名差役说了几句,后者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小仙儿,平日你弄弄鬼也罢了,如今这话可不是乱说的。”

被叫做小仙儿的差役皱起了眉头,“都什么时辰了,我还开这种玩笑?不信,你去听一听,说的都是什么好话?而且是越来越出格了!武城这地方是什么民风,你还不知道?如今这情形看着竟是不好了,你还是赶紧让府衙里多派些府兵来才是,明日没有两百号人,只怕弹压不住!不瞒你说,我心里直跳得慌,决计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想,便是让上头虚惊一场,也比真出事了咱们却未回报过强!“

那名差役思量片刻,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