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不惧怕摆摊这件事,只有元氏,顾虑得多,钻进了牛角尖里,自然难以想到其他。
元氏把话说完,看都这屋里,除了她,都露出了释怀的笑容,元氏骂道:“倒霉孩子。”
有了今天这一遭,去镇摆摊,也是早晚的事。
二房如今的情况,孩子虽多,但能够用得力的,也只有李奕权和李奕安,李海和元氏可以,其他的都太小。没什么力气,做点小事还成,要是体力活,还真的是难为他们。
可李海和大儿子二儿子都忙着做砖块,想要去镇摆摊,现在出现了第一个问题。
人手不够。
二房打算好了,按照李桂川的点子来,早晨时,卖一些包子,卖一些豆浆,若是有客人需要,还可以现场煮一些糍粑给他们。
午时,可以做一些粽子或者是糍粑卖。各种馅儿的,让来客自己挑选,这样,到下午时分,便可以从镇回来,休息一个时辰,再起来准备明早需要卖的东西。
这一天正好也算是充足了,这样满打满算下来,每个月至少也能挣到二两银子。
若是二房家里自己有稻谷,每个月挣到四两银子不是问题,只是二房没稻谷,花银子去买,自然成本高了,利润便少了。
☆、68.第68章 又出事
68.第68章 又出事
可如今说这些,还太远,因为人手不够,这摆摊的事儿,暂时搁浅了。 ()
应该说的是,不是人手不够,是二房不愿意用其他的人手,不想麻烦别人。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李海和李奕权李奕安都要在忙活围墙的事儿,做围墙这种事,晴天还成,若是到了雨天,是万万不能做的。
同样,摆摊的事儿,若是遇到下雨天,也不好做。虽然从村里到镇,不过是三里地的距离,可若是遇到下雨天,寸步难行。
李海和两个儿子,要处理家里的围墙,最快也要半个月,指不定错过了最佳的摆摊时间。
少半个月,必定会少了半个月的银子,于二房当前的情况而言,拖沓毫无益处。
而元氏自己做,也不成啊,哪怕她能一个人做了包子做了豆浆,可到了镇,她自己一个人都忙活不过来,李桂川想着,与其让她娘孤身一人,还不如她和小三一起去帮忙。
周礼可以过来帮忙运到镇,周礼个子很高,力气很大,挑一些包子豆浆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元氏不乐意,她觉得会亏欠了女儿的,女儿嫁给周礼,本是很委屈,若是再让周礼帮忙,岂不是坑女儿吗?
何况,也没见过谁家让出嫁的女儿回来帮忙的,李桂川作为女儿,想帮忙,她知道,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李桂川这女儿,元氏是不会让她做苦力的。
李奕轩说自己年纪不小了,可以去镇帮元氏看摊子,也被元氏一口否决了,她觉得三儿子还小。
元氏这样,这也否认那也否认的,人手自然不够,本来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要去镇摆摊的,最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到了人手这个小问题,始终达不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