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可是种田只能温饱,不能挣银子,现如今,粮食的价格并不高,种田一年,也挣不到多少银子,你们家的情况,大概也不能得到改善吧?”周礼道。

周礼虽然没种过田,但也在村子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也见到很多的农户,辛苦一年下来,也没存下什么银子。

李桂川想靠着种田来改善家里的条件,不是不可能,只是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知道,种了田,不过是能温饱罢了,如今粮食的价格并不高,想挣银子到底还是难了些,可是若是种了田,收成回来粮食,不直接卖了,反倒是加工成别的,应该能够挣到一笔银子。”李桂川说出了打算。

前世她为了供郭跃学,也是种了很多的粮食,当时她觉得粮食价格不高,所以她用部分稻谷换了麦子回来,做一些包子到镇去卖,一年到头,她独自一人,也能挣十两银子。

这十两银子,相当于她的爹娘两人在镇做短工,一年的收入。

若是今生还有机会种田,她还是希望和前世一样,能够做一些包子去镇卖。加南方种了稻谷,有种谷子叫糯米,若是碾成沫,还能做出很多的馍,可以油炸,也可以水煮,甚至南方有种特有的糍粑,像饺子形状,但饺子大一些,里面可以加各种馅儿,水煮,配一些香菜和辣椒油,要么是煎了,煎得皮有些黄,咬起来脆脆的,里面的馅儿也十分好吃,配一碗豆浆,不敢说是人间绝味,但也能让人回味无穷。

包子也许只能早卖了好一些,可那糍粑,可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做的,都十分当正餐。加镇方面,经常有些人家不想在家做饭,做了糍粑正好可以当成午饭吃。

这也是辈子李桂川去镇摆摊的时候,看到隔壁的摊子是这样做的,所以她多少能够学到一些。

辈子她在早时把包子卖完了,可隔壁摊子做的糍粑还能热卖一天,若是能够早晨卖包子,午和下午卖糍粑豆浆的话,多少能够多挣一些,一年整下来二十两银子也不是难事。

只要一年能够挣二十两银子,加她爹娘挣到的,一年三十几两银子,将来二房的日子过得并不艰难吧。

只不过现在村里没有人去镇摆摊,是因为去了镇,未必能够卖得出去,乡下人本不宽裕,若是卖不出去,岂不是白费了粮食,这样在家里会遭骂的。

前世李桂川说去镇摆摊时,郭氏也是骂了她好久,若不是挣到了银子,郭氏都能掐死她。

往事不提,今生她觉得,有了以前的经验,想要去镇摆摊,挣到银子应该不难。

☆、53.第53章 当真了

53.第53章 当真了

李桂川的话,让周礼意外地点点头,他看了她一眼,合了眼睛。

她轻声说着,但莫名地多了几分的意气风发。

好像在她的眼里,去镇摆摊是很容易的事情,好像没有村里人那样的担忧。

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是怎么拿到粮食,这样今年能出去摆摊了。

南方没有北方那么寒冷,几乎是四季如春,温暖无,即使是在冬季,也很少会感觉到寒冷,穿着也和春季差不多。

冬季太阳同样充足,除了下雨后几天才会寒冷,其他时间大家伙都不会躲在家里窝着,因为不冷,加田地里也没什么活,所以大家闲着无事都会出来走动。

乡下本没有什么可玩的,妇人还好,可以闲话家常,可是男人不行了。没什么农活,男人们只能在村子里玩一些牌子,赌点小钱,可这样的日子也会腻了的,冬季那么漫长,自然不可能一直窝在村子里。

不在村子里,他们自然要去镇耍,他们的根是在乡下,去镇耍一天,自然不能啥都不吃,也不能从家里带过去,多少会凉了。

所以只能在镇买吃的,若说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