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小元氏觉得亏欠,便自己主动去煎药,小元氏是细腻之人,方才大夫说的话都记在心里,是以,她煎药时也知晓如何做。

元氏吃过药后,倒也今早好了许多,二房之人见她稍有好转,不再像今早病怏怏的,才去忙活其他。

地里的秋收,实在是不等人,小元氏和家里几个男人都出去了,小四和李桂川轮流在看着元氏。

吃过药后,元氏不用再到处跑,李桂川见过她娘今早一副虚弱的模样,才发现,她娘已经不再年轻了。

李奕权已经十八岁,元氏嫁进李家也快二十年了,十五岁嫁进李家,辛苦了十几年,才换得现在的些许安宁。

时光,不等人,但好人终究会有好报。

元氏睡了一觉醒来,李桂川将煎好的药递了过去,元氏十分豪爽地喝了下去,丝毫不嫌弃苦。

能熬过困难日子的人,哪能怕这些苦?

元氏喝药过后,坐在床头,看着女儿忙活,她笑道:“川儿,以前记得你还小,如今一看,已经不小了,还会照顾人了,我家的姑娘啊,真是不差。”

“当然了,您教出来的,哪能差了?您又不是黑心之人,哪能教出一个坏女儿来?”李桂川笑道。

“你啊,是嘴贫,越发会说话了。说起来,咱们村里的黑心人真是不少,以前不怎么接触,只以为咱们家那大房三房够黑心的了,现在看起来,可不止他们。”元氏怔忪。

“咋了,娘?出了啥事儿?”李桂川停下动作,问道。

“你和礼小子去了西南,这段日子,村里的流言蜚语是多了一些,可娘还能接受,毕竟谁也都有嫉妒之心,多说一些话是寻常,只是最让娘厌恶的是,冯家竟然也参与其。”元氏恨道。

“冯家?”李桂川反问道。

这耀河村,其实说起来,还是有几个外姓的,耀河村以前是清一色的姓李,但几十年前,有几户外姓的搬到耀河村来。

冯家便是其之一。

☆、488.第488章 她竟然

488.第488章 她竟然

当年,发了洪水,逃难来了不少人,官府安排他们在耀河村住了下来,耀河村靠山,土地不少,人口也不多,所以这些逃难的,到了耀河村也能有生计。

冯家和翠花家也是逃难来的,这些年来,经营得不错,经过一代的繁衍,已经成了耀河村的一份子,若不是刻意提及,都差点忘记他们是外头的人。

冯家是逃难来的人较精明的一家,在耀河村经营后,成了村里的富户,只不过他们一直不在村里活动,村里人对他们也不是十分知晓。

村里的人,平时喜欢家长里短,可也是有了情况才能家长里短,有些根本不了解,自然无从说起。

冯家便是这样的,村里人对他们家的了解,以前是很少的,他们逃难到此,又没有什么亲朋好友,自然是不串门。

冯家发生啥事儿,也没人知道,村里人都不知道,元氏这种很少管村里事的人更是不知道。

只不过,如今冯家搬到村东头,和二房挨着,多少了解一点。

元氏听见女儿问冯家的事儿,便点头说道:“是啊,冯家在村里里有了一段时间,咱们对他们的了解实在太少,以前只是知道冯家是个富户,现在接触起来才发现,冯家实在是缺心眼到不行。”

“咋了,他们做了啥事儿?”李桂川疑惑问道。

以前二房挣到银子,渐渐地变得富足,冯家还看不过去,想要诬陷二房呢,从那会儿开始,便可知道冯家心思深着呢。

“冯家如今有两房,一个女儿出嫁了,一个女儿待嫁闺,都熬成了老姑娘,始终不愿意嫁。只想着嫁给冯家更富有的人家,可是冯家更为富有的,看不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