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兆。
天下果然是一物降一物,李家正房那边依然十分闹腾。
可那些事,和李桂川没有丝毫的联系,和二房同样也没有。
唏嘘了一番,话题掀了过去,说到三房,如今单独分了出来,李奕尘和李奕舟被送去私塾,也跟着念书。
启蒙晚了一些,似乎已经定了性,李奕尘在私塾念书,平白糟蹋了银子,据说还打同窗,被张秀才遣回家。
同样是姓李的,还是堂兄弟,有些人,诸如小三李奕轩,聪慧勤奋又恭谨,让人挑不出错处,启蒙三年,倒是别人十年学的还多。
有些人,诸如李奕尘,却明知道自己启蒙晚了,还倔强地不学习,甚至一言不合打同窗。
孩子之间,闹腾一些是可以有,毕竟是孩子心性,但是像李奕尘这样,把同窗打出血,着实过分了一些,还屡教不改。
张秀才是迂腐之人,也是脾气大的,他断断容不下这种心术不正的,所以李奕尘去到私塾不到三个月,便被送回家,永远不许再来。
李奕舟作为亲兄弟,同一个爹娘生的,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被牵连,和李奕尘一同离开了。
崔氏得知自己的儿子闯了祸,气得快要冒烟,做什么不好,偏偏是做这些有的没的,平白地让自己受罪。
好不容易挣了银子,将儿子送到私塾,可这两个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吃的,都做了什么,不体恤爹娘,天天闯祸。
崔氏气得拿着竹棍,追着自己的儿子到处跑,在村里,被人嘲笑,她也顾不得了,气得想打死自己的儿子。
最后还能如何?当然是给张秀才送鸡蛋送菜叶子,求人原谅。
☆、458.第458章 那就没必要了
458.第458章 那就没必要了
张秀才是个读书人,他的心性很高,决定的事儿,哪能再反悔?崔氏说什么都没有用,送再多的东西,都无法扭转,局势,他不想再要那两个学子,糟心事不断。
不管崔氏怎么哀求,张秀才总是淡定地拒绝,不给后路,算是崔氏诚意在,让他稍有感动,但也无可抹杀李奕尘和李奕舟是扶不起的阿斗的事实。
所以崔氏想让儿子念书的梦想,夭折了。
崔氏如今怨天尤人,估计是脸丢得多了,竟然已经习惯了,和三年前的八面玲珑相,她现在似乎更是阴郁。
整个人,如同被一团迷雾遮掩,看不得仔细,无可反驳的是,崔氏变了。
三年的时间,似乎谁都在变呢,能不忘初心的,又能有几人?
感慨稍纵即逝,元氏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眼看着天又要黑了,相李海他们也快要到家,元氏站了起来,说道:“你们听了那么久,也该累了,你爹他们快回来了,我该去做饭了,你待会儿看到你大嫂,打一声招呼吧,你认识的,是外婆家族里的姐妹。”
李桂川点头,说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