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2)

了,有一处地方,正好可以种一些菜,以前二房的那两三分地,本来是菜地,现在被元氏用来当成玉米地,种了玉米。

半年,因为家里没地,所以元氏没有种玉米,小三和小四每次看到玉米地,都有些馋。现如今空出来了,正好,种一些玉米,等下半年,到了秋收,还能收回一些玉米。

二房只有三亩地,即使二房人勤快,看管庄稼得好,但也只是收获了十石米,二房人不少,一季的稻米,最多也只是能吃大半年,一年下来,三亩地,交了租子,最多也只能保证今年的温饱,想要再剩下来做生意,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想要做生意,肯定还要买稻米,二房的稻米也快要用完了,看来要再买一批了。

只是这次,元氏吓怕了,又怕正房那边出什么幺蛾子,不敢再在村里买了,索性娘家的稻米多,那只能回娘家那边买了。

崔氏和李猛在农忙季节,也没有停下做生意的脚步,依然忙着镇做生意,家里的活儿也不做,黄氏也不能咋样,自从不让孙子去念书后,这个儿媳一直在对着干,大概是亏欠,韩氏在和黄氏抱怨时,黄氏竟然沉默了。

下雨天,黄氏也忙着晒稻谷,韩氏在她耳边叨叨了很久,她依然不去谴责崔氏,即使崔氏挣了银子,很少交到公,她也不敢。

小儿媳妇真的疯起来,谁都拉不住。

大房懒惰,李奕章也是个偷懒的,一到农忙时节,每天不着家,根本不愿意帮忙,桂丫又要照顾家里,自然不能去地里帮忙,仅仅是李邦和李老汉,还有韩氏从帮忙,压根做不过来。

十几亩地,南方多雨,大小暑第一天,天气好,整个时节天气都不会太差,若是赶巧遇到下雨,整个时节都是雨多的,晒稻谷都很难。

二房勤快,田又少,三亩地,小暑天气好,赶巧是小暑收拾完毕,可正房那边,是十几亩地,三个人,累得够呛,整个小暑都在忙,也只是能收下一半的粮食。

小暑天气好,一般是大暑天气差,到了大暑,又来了大风,把稻谷吹倒了,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稻谷在地里发了芽,太阳一出来,又有了温度,地里没收回来的稻谷,立马发了芽。

一发芽,绿油油的一片,减产是小事,怕以后地也不好犁了。看着二房这边连地都犁好了,而正房这边,还有一大片倒下的稻谷……

周围不少人家,也因为勤快,将地里收拾得妥妥当当。

李老汉气得把一大家子叫去,等太阳出来了,三房必须和大房一起去收稻谷,李奕章若是再跑出去,打断腿,不许进门了。

☆、241.第241章 为啥不让他帮忙

241.第241章 为啥不让他帮忙

崔氏和李猛不敢违抗李老汉,只能应下,做生意还要用稻谷,他们也不能太过分。

连续两个月下来,三房两口子去镇摆摊,一共能挣到二两银子,若是去镇打工,也是这么多,摆摊还更累。

可是崔氏一直觉得自己一定能将生意做大,即使薄利,即使辛苦,她也要坚持,崔氏铁定了心。

当然,这些不让其他人知道,韩氏以为崔氏挣到了很多的银子,家里的地也不收了,肯定是挣到了大钱,所以趁着下雨天,没法出去干活,想质问崔氏,想从她的兜里把钱拿出来。

可事实哪有那么简单,崔氏才懒得理跳脚的韩氏,她躲在自己的屋里不出来,韩氏在外面一直挑衅,让整个李家成了笑话,李老汉一直以来都不会计较儿媳妇的过分,今天他着实不想再忍下去,旱烟丢在一旁,责骂韩氏。

韩氏觉得自己辛苦割稻谷,半个多月下来,风里来雨里去的,已经够累的了,不说是要功臣,但也是没功劳也有苦劳的,李老汉这么责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