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第一次正视妻子的身份,姚琚一直真心实意的称呼她为殿下,也曾亲眼见过她的冠冕和九章翟衣,并为此惶惑、恐慌、抗拒和逃避,但直到今日太女妃才终于明白了‘储君’二字真正的含义。冯献灵不同于天下任何一位名门淑女,她生在宫墙之内,学的是帝王之术,在他还不知道、不认识她的时候,皇太女的阳谋就已经臻至化境,譬如这次,哪怕陈乐平看出其中蹊跷,也只能叩谢殿下仁德。
既然话已说开,接下来的事情自然顺畅许多,用午膳时冯献灵随意提了一嘴住处的事儿:“我记得你与他们有旧?”
他今天胃口不开,如同嚼蜡般随意吃了点东西:“是,早年随叔父们外出游历,途经颍州时前去拜访过。”
那年他十岁,陈菩十三,双方长辈都在场,有过一面之缘。
“那不如安排他住的近些,”她看出他今天情绪不高,绞尽脑汁的想要哄哄他,一时不察,没注意允娘、晚娘脸上极端震惊的表情,“你们小时见过,又都是俊士神童,大抵能聊到一处。”
“……”大中午的,不知怎么承恩殿前飞过了两只乌鸦。鱼兴想笑又不敢,被王允仙狠狠剜了一眼。
“不劳殿下操心,”到底是士族郎君,姚琚气性上来,干脆放了碗筷离席净手,“此等琐事臣会看着安排的。”
不明不白被人撂了脸子,冯献灵又气又好笑:“也是,本就是妃君分内之事,倒是孤多嘴多舌了。”
谁也不肯退步,慢吞吞的喝完一碗驼蹄羹,太女殿下乘舆而去:“孤先回前殿议事,什么时候妃君安排好了,再派人来同孤说吧。”
不欢而散。
上一章回書本頁下一章
PO18皇太女起居注陈菩
陈菩
圣旨一下,礼部、殿中省飞快的运作起来,册纳良俤没有太多步骤礼仪(与册正妃时相比),文书手续全部办完,再择一吉日将人送进东宫就算礼成了。佛诞节后各地巡察御史陆续回京,汴州哄抬米价的米行行首(神都光东市就有一百二十行,地方自然也有行,什么肉行、绢行、铁行、药行、果子行,只要能买卖,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行,一行中势力最大、众人奉之为首的就是行首)为此吃了官司,听说可能要杀头,妻儿老小于是结伴进京,在京兆府衙撞登闻鼓未果,居然胆大包天的打起了东宫主意。
冯月婵提起这事就想笑:“大婚不足三月就纳良俤,阿姐,我看他们是把你当成汉成帝了。”
陈菩算是飞燕,再来个‘石合德’,刚好凑成一双。
“你今天的功课都做完了?”趁母皇身子还不算太笨重,东宫太女以‘年纪渐长,早该读书明理’为由替两个妹妹分别争取到了四名贵女侍读,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李逊胞妹送进了仙居殿。否则就凭淮阳那股子野劲儿,三天不让出宫她能从后庭一直闹到承天门。李降儿胆小怕生,李阳冰倒肯拿她当朋友,听说她暂时出不了宫,三不五时的托妹妹送些外面的新鲜玩意儿给她解闷,‘石二郎洒金拜官门’就是近日坊间盛传的八卦之一。
刻意忽略掉阿姐的质询,冯月婵歪坐在胡床上自言自语:“你说真能有人那么富贵吗?听李阳冰说,光石二郎一个人不算他阿耶哦就拥有足足五百张绫机!”
五百张?那至少需要一千名工匠纺织机杼,汴州不贡绫,但汴州左近的滑州方纹绫、蔡州四窼绫、云花绫、龟甲绫等都是驰名天下的贡品……过了一炷香时间才发现自己被人打断了思绪,殿下不甚耐烦的下了逐客令:“富就算了,贵从何来?有那功夫好奇,不如把今天布置的功课再多温习几遍,省的明日答不上来,带累你那几个侍读跟你一起受罚挨骂。”
“什么叫带累啊?又不是我求着她们进宫给我做侍读的!何况你怎么就知道我一定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