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指挥使点头,“这可会有什么不测?”
徽帝摆摆手,平静道:“这倒不会,百花楼是殿前司分支这件事虽无人知晓,但如今暴露却是刚好。陈珩之死与百花楼有关,百花楼又与吴汲手下的殿前司有关。这只会让顾荇之更加怀疑吴汲。”
“是,”指挥使道:“顾侍郎近日来确实在调查吴汲,只是……”
他顿了顿,小心观察着徽帝的脸色,“那个名唤花扬的女刺客,消失得实在是蹊跷。若是微臣没有记错,之前在春猎围场,顾侍郎便与她正面交锋过。第二次,是顾侍郎以刑部办案的名义,生生将人从大理寺手里抢了过去。可次日,那名刺客便从刑部逃脱了。自此,无论是百花楼还是朝廷,便再也没有那女刺客的消息。”
“顾侍郎做事向来滴水不漏,那刺客竟然能从他手里逃脱两次……”没说完的话断在喉头。那只抓着白巾的手豁然收紧,徽帝沉默地看向床头上袅袅的青烟,没有说话。
指挥使见徽帝没有打断他,才复又道:“微臣只是不信殿前司派去绞杀刺客的侍卫,会被反杀,全军覆没。无论是从人数、还是武力上,那几个刺客都不会是殿前司的对手,除非……”
“除非有人颠倒黑白。”
沉冷的声音,像一片压下来的阴云,通明的烛火印上徽帝瘦削的脸,眸子里,有光都驱不散的阴翳。
指挥使不敢多话,半晌才听得榻上传来倦弱的声音,“秦侍郎说他是看见大火才去的太医院,你有什么话说?”
“不!不会的!”指挥使慌忙道:“微臣是接到暗探的来报,说秦侍郎半夜潜入太医院,这才派的百花楼杀手前往。”
指挥使见徽帝神色晦暗不明,一时也无头绪,只得探问道:“可是有什么重要物件被焚毁了?”
床上的人一怔,似是回神,那双深邃的眸子因为病弱而深陷在眼眶里,但看过来的时候,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徽帝没说话,半晌才道:“火烧太医院,有可能是焚毁证据;也有可能,是有人想拖延时间。”
又是一阵结冰似的沉默,徽帝思忖良久,最后像是下了什么决心,语带苍凉地道:“朕是东宫太子之时,便是一具病躯,继位十余载,如今这具身子也愈发地不中用了。很多事,朕不得不多思多虑。”
指挥使垂首听着,不多问,只听徽帝忽然道:“中秋一过,便该是祭祖的日子了。朕时日已然不多,一些人、一些事,若是看不透、猜不明,索性也不愿再忖来忖去了……”
风过,掀起床幔微响,纷飞翻动不止,窗棂上,正有一轮孤月皎皎。
*
顾府,净室。
靠着某人的手臂打了个滑,花扬从梦里醒过来,身子一歪,便撞上背后那个埋首书册的男子。
“醒了?”熟悉的声音响在头顶,花扬揉揉眼睛,看见那个棱角分明的下颌。
阿福不知什么时候也跑了进来,趴在浴桶边凑热闹。看见花扬醒了,便也跟着起身伸了个懒腰,毛茸茸的尾巴在顾荇之下颌上扫来扫去。
最近这段时间,花扬总觉得顾荇之气场比以往更加阴郁,回来之后也只是看书批复公文。本来就严肃古板的一个人,现在倒是更没了几分生气。
她旁敲侧击问了好多次都没问出个所以然,不得已,今日只好死皮赖脸地拉着他交了一回公粮。
本是想试试温柔陷阱美人计,看能不能探听点什么出来。谁曾想这人依旧过于勇猛,几轮下来,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累到云雨初歇就先睡了过去。
顾荇之见她醒了,只拂开阿福的尾巴,眼睛却不离手里的书卷。
“这个,”修长的指落在其中一册书页上,他将手里的《六祖坛经》递到花扬跟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