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崔家当初求她收留崔七娘子的时候可是感激涕零,这才几天的功夫,居然就一副不把夏侯虞放在眼里的模样。

这前恭后倨,也太明显了吧?

夏侯虞想着前世,崔家好像就是这样的一个家族。

她觉得自己就算是生气,好像也无从生起气来。

这毕竟是她伸的手。

夏侯虞对杜慧道:“等过几天找个借口请了七娘子的母亲过来。”

若是她的母亲也觉得不放心,那就让崔七娘子回家去静修好了。

她只带过阿好和阿褐,这两个孩子都依赖她,听从她的安排,从无异议。

第六十一章 战败

杜慧叹气。

好好一桩事变成了如今的局面,怎能不让人伤感?

她怅然应好。

夏侯虞却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有时候并不是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会感受到,从而回报给你的。

重生一回,她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无愧于心就好。

但崔七娘子和郑宜不知道是被吓坏了还是被崔氏教训了,两人都乖乖的,再也不敢到处乱跑,又闲着无事,贪图夏侯虞书房里凉快,两个小娘子在铺了竹席的短榻上看书。崔七娘子家教颇严,三岁就启了蒙,八岁就开始写簪花小楷。郑宜认识的字还不多,通常是两个人并肩靠在榻上,一个拿着书读,一个就聚精会神地听。

身边服侍的仆妇都不敢吱声,轮换着帮两人打扇。

郑宜渐渐也喜欢上了夏侯虞的书房。

书架上放着捏成各式花卉样子的香饼,竹帘脚下缀着的玲珑玉球,书案上放着洒着金粉的小盏,还有风吹过时窗外沙沙作响的竹林,抬眼望去满室的浓绿,书房变成了一个清凉世界,她仿佛是徜徉在书海里的一只小鱼。

这感觉让她非常的舒服。

她悄悄地跟崔氏道:“我想和七姐姐作伴?”

崔氏目瞪口呆,对夏侯虞道:“阿宜自出生之日起就没有离开过我,居然在你这里住了几天就不愿意随我回家了!”

她生下郑宜的时候,在别人眼里也算是儿女双全了。她就知道自己和郑芬的情份也就到此为止了。郑多和郑少都是乳娘养大的,只有郑宜,是睡在她床榻上长大的,她爱若珍宝。

夏侯虞也暗暗奇怪。

前世郑宜可谓是崔氏的小棉袄,这是怎么了?来她这里住了几天,就乐不思蜀了?

她笑道:“小孩子谁不愿意有个伴,阿多和阿少和她相隔得都太远了。”

崔氏叹气,想了又想,走的时候还是把郑宜留在了庄园里。

郑宜临到崔氏走的时候又有点后悔,叮嘱母亲:“您过两天就来接我!”

崔氏哭笑不得,对夏侯虞道:“真不知道这孩子是胆大还是胆小?”

夏侯虞笑弯了眉眼。

等到崔氏的牛车不见踪影,郑宜已经和阿好手牵着手往后面的花园里走,一面走,阿好还一面告诉郑宜:“那花蜜可好喝了。不过,不是每一朵花都有花蜜。我找给你喝。上次我就找了一朵让长公主喝,长公主也说好喝。”

“可我从来没有看见花里还有蜜啊?”郑宜困惑地道。

阿好挺着小胸膛道:“那是因为你不知道!”

郑宜认真地点头。

崔七娘子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

她对夏侯虞道:“长公主,我也要向您讨件东西。”

夏侯虞不解。

崔七娘子眨着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道:“您都赏了阿好一个红玉仙桃簪子了,我也想您赏我件东西?”

夏侯虞笑道:“好啊!你要什么?”